[实用新型]一种内瘘养护浸泡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12821.0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68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骆静容;焦燕妮;吴军燕;陈冬梅;周桂珍;王莹;欧秀春;关婉露;杨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3/00 | 分类号: | A61H33/00;A61H33/0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资凯亮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护 浸泡 | ||
一种内瘘养护浸泡器,包括:浸泡药槽和温度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的加热端位于浸泡药槽内,用于对放置于浸泡药槽内的药物介质进行保温、加热或冷却;浸泡药槽沿延伸方向的其中一端设有进液口;进液口与浸泡药槽的底壁形成高度差,进液口通过支撑面过渡至浸泡药槽的底壁;浸泡药槽用于放置药物介质和支撑患者的肢体。本内瘘养护浸泡器用于对内瘘进行养护,能通过在浸泡药槽内加入药物介质,通过温度控制装置对药物介质的温度控制,使药物介质保持在活性温度,以对患者的内瘘进行浸泡,促进内瘘术后恢复和内瘘成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瘘养护浸泡器。
背景技术
动静脉内瘘术是一种血管吻合的手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动静脉内瘘。对于动静脉内瘘术后恢复,现行的普遍建议是注意功能锻炼,例如握拳运动,增加局部血流量,能减轻前臂的消肿,增加肌肉泵的作用,并能促进血管扩张,促进内瘘成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内瘘养护浸泡器,其通过在浸泡药槽内设置温度控制装置,对浸泡药槽内的内瘘进行浸泡,使肢体在药物介质的理化温度下恢复。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瘘养护浸泡器,包括:浸泡药槽和温度控制装置;
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的加热端位于所述浸泡药槽内,用于对放置于所述浸泡药槽内的药物介质进行保温、加热或冷却;
所述浸泡药槽沿延伸方向的其中一端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浸泡药槽的底壁形成高度差,所述进液口通过支撑面过渡至所述浸泡药槽的底壁;
所述浸泡药槽用于放置所述药物介质和支撑患者的肢体。
优选地,还包括:药槽支脚;
所述药槽支脚可调节高度地安装于所述浸泡药槽,用于支撑所述浸泡药槽,使所述浸泡药槽悬空设置。
更优地,所述药槽支脚分别设置于所述浸泡药槽延伸方向的前后两端;各个所述药槽支脚相互独立地调节高度,使所述浸泡药槽的高度和/或角度可调节。
进一步优化地,还包括:移动轮;多个所述药槽支脚安装有所述移动轮。
优选地,所述支撑面为圆弧状。
更优地,还包括:密封塞;
所述密封塞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浸泡药槽的排液孔。
同时,所述浸泡药槽的两端相向延伸,其中一端为所述进液口,另一端于侧壁或底壁设有所述排液孔。
并且,前后位置的所述药槽支脚之间于所述浸泡药槽的下方形成储物格。
进一步说明,所述浸泡药槽的两端相向延伸,其中一端为所述进液口,另一端的开口上方盖设有挡药盖。
更优地,所述浸泡药槽的材质为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内瘘养护浸泡器用于对内瘘进行养护,能通过在浸泡药槽内加入药物介质,通过温度控制装置对药物介质的温度控制,使药物介质保持在活性温度,以对患者的内瘘进行浸泡,促进内瘘术后恢复和内瘘成熟。
附图说明
图1是浸泡药槽处于相对高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浸泡药槽处于相对低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内瘘养护浸泡器的仰视图。
其中:
浸泡药槽1、温度控制装置2、药槽支脚3、移动轮4、密封塞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北滘医院,未经佛山市顺德区北滘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128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