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灭弧件及交流接触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11569.1 | 申请日: | 2021-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11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偎偎;章星栋;徐平;佘景凤;黄盛淼;高梅;郑梦楚;朱映平;肖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9/30 | 分类号: | H01H9/30;H01H50/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灭弧件 交流 接触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灭弧件及交流接触器,灭弧件包括桥接板和设置于桥接板两端的侧板,桥接板与两端的侧板围成U型槽,桥接板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灭弧口,灭弧件还包括引弧装置,引弧装置由桥接板的顶部伸入U型槽中,引弧装置与桥接板呈夹角设置。灭弧件的桥接板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灭弧口,能够将交流接触器内的电弧切割成数个短弧,进而使电弧能够迅速被熄灭;灭弧件的引弧装置由桥接板的顶部伸入U型槽中,引弧装置与桥接板呈夹角设置,以吸引交流接触器内部的电弧,保护交流接触器内部的动触头弹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触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灭弧件及交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接触器是指在线圈中通过电流产生磁场,以使触头闭合,实现有效的动力传递的电器。常用的接触器由电磁系统(动铁芯,静铁芯,电磁线圈)、触头系统和灭弧装置组成。当接触器的电磁线圈通电后,会产生很强的磁场,使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吸引动铁芯,并带动触头动作,触头闭合;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动铁芯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触头复原,触头断开。
触头在通断过程中会产生电弧,电弧产生的高温能使触头烧黑、烧焦、烧毛而产生金属颗粒,直接影响电流接触器的使用寿命。为了避免电弧对触头的影响,通常在交流接触器内设置有灭弧件,灭弧件的作用是迅速将电弧冷却熄灭,保护主电路触头,延长触头的使用时间,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灭弧件包括桥接板以及设置于桥接板两端的侧板,桥接板和侧板围成U型槽,该结构的灭弧件灭弧速度较慢,仍然存在损坏触头以及与触头连接的接触板或接触桥的现象;而且由于动触头弹簧由磁性材料制成,交流接触器内的电弧容易引导至动触头弹簧上,造成对动触头弹簧的损坏。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灭弧件,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灭弧件及交流接触器,能够将交流接触器内的电弧引导至灭弧件上,快速将电弧冷却熄灭;而且能够对动触头上的弹簧起到保护作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灭弧件,包括桥接板和设置于所述桥接板两端的侧板,所述桥接板与两端的所述侧板围成U型槽,所述桥接板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灭弧口,所述灭弧件还包括:
引弧装置,所述引弧装置由所述桥接板的顶部伸入所述U型槽中,所述引弧装置与所述桥接板呈夹角设置。
灭弧件包括桥接板和设置于桥接板两端的侧板,桥接板与两端的侧板围成U型槽,桥接板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灭弧口,灭弧件吸引交流接触器内的电弧,电弧沿着桥接板的高度方向由下而上,多个间隔设置的灭弧口能够将交流接触器内的电弧切割成数个短弧,进而使电弧能够迅速被熄灭;
灭弧件还包括引弧装置,引弧装置由桥接板的顶部伸入U型槽中,引弧装置与桥接板呈夹角设置,以吸引交流接触器内部的电弧,保护交流接触器内部的动触头弹簧。
作为上述灭弧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引弧装置与所述桥接板所呈夹角的范围为45°-90°。
引弧装置与桥接板所呈夹角的范围为45°-90°,以使引弧装置与交流接触器的动触头弹簧对应设置,从而吸引交流接触器内部的电弧,进而保护交流接触器的动触头弹簧。
作为上述灭弧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桥接板的顶部于所述引弧装置的两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被配置为能够与交流接触器的基座上的喷弧孔相连通。
桥接板的顶部于引弧装置的两侧设置有凹槽,凹槽与交流接触器的基座上的喷弧孔相连通,从而将交流接触器内部的电弧引导至灭弧件,通过凹槽以及基座上的喷弧孔将电弧引导至交流接触器外部。
作为上述灭弧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桥接板上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被配置为能够与交流接触器的基座装配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115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