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收集腹泻病患粪便标本的坐便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11155.9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17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贞;王晓韵;李炜炜;施云;陈丽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南宁图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7 | 代理人: | 陈剑锋 |
地址: | 53002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收集 腹泻 病患 粪便 标本 坐便器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便于收集腹泻病患粪便标本的坐便器,包括支撑架、收集桶、设置在支撑架和收集桶上的坐垫、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收集桶内的收集袋,收集袋包括外袋和内袋,内袋的深度小于外袋,并且设置有多个网孔。本实用新型的坐便器通过设计收集袋,使得稀便或水样便得以干湿分离,便于粪便标本的收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坐便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于收集腹泻病患粪便标本的坐便器。
背景技术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临床上按病程长短,将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大多系感染引起。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发病原因更为复杂,可为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所致。
腹泻的诊断关键是对原发疾病或病因的诊断,需从起病情况与病程、发病年龄、发病人群、腹泻次数与粪便性质、伴随症状和体征、常规化验特别是粪便检验中获得依据。要做粪便检验,就需要做粪便标本采样,而腹泻病患的粪质稀薄,存在不易留存粪便标本的问题。
为便于粪便标本采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5200127341)提供了一种腹泻病人稀便或水样便采便器,其包括杯体、杯托和手柄,杯托和手柄一体成型,杯体单独成型,杯体设置于杯托内部;进行采便操作时,将杯体放入杯托中,手握手柄,将采便器置于肛门下方,可在蹲姿状态下方便取样。
上述专利技术并没有解决稀便或水样便的干湿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收集腹泻病患粪便标本的坐便器,可以干湿分离。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收集腹泻病患粪便标本的坐便器,包括支撑架、收集桶、设置在支撑架和收集桶上的坐垫、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收集桶内的收集袋,收集袋包括外袋和内袋,内袋的深度小于外袋,并且设置有多个网孔。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外袋的顶部对称地设置有两个提手。
外袋的底部设置有与内部连通的排液阀。
排液阀包括排液管和控制阀,排液管包括竖管和横管,竖管和横管呈十字相交并连通,并且竖管连通外袋,控制阀包括左塞体、右塞体、以及位于左塞体和右塞体之间的出液槽,控制阀设置在横管内,并且可在横管内移动。
坐垫的下方设置有一圈向下延伸的凸环;所述支撑平台的上平面设置有一圈向下延伸的凹槽;凸环可插入凹槽内。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坐便器优势在于:其包括支撑架、收集桶、坐垫以及收集袋;收集袋包括外袋和内袋,内袋的深度小于外袋,并且设置有多个网孔。通过设计收集袋,使得稀便或水样便得以干湿分离,便于粪便标本的收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坐便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坐便器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圈的放大图。
图4是收集袋的立体图。
图5是排液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111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