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剖宫产负压双头吸引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10838.2 | 申请日: | 2021-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3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邓静;刘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17/42 |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郑占军 |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剖宫产 负压双头 吸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剖宫产负压双头吸引管,包括主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一端通过控制开关与主管的一端连通,主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负压器。第一支管远离主管的一端设有第一吸头,第一吸头为内部中空的球状结构,第一吸头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刺状突起和若干第一吸孔,第二支管远离主管的一端设有第二吸头,第二吸头为内部中空的球状结构,第二吸头的外侧面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吸孔。本剖宫产负压双头吸引管,通过主管的一端同时连接能够擦吸产妇子宫腔腔内残留胎膜和胎脂的第一支管和能够吸取血水的第二支管,从而减少了因使用多次手术器具而带来的感染,避免了擦吸子宫腔时多次更换器械用具的操作繁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剖宫产负压双头吸引管。
背景技术
目前,剖宫产手术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手术者在进行剖宫产手术取出胎儿后需要擦吸子宫腔,常规做法是先用传统的吸管式剖宫产吸取器将子宫腔内的血、羊水等吸出,再用消毒纱布擦洗子宫腔,以擦净子宫腔内的残留胎膜、胎脂和血块等。但是现有擦吸子宫腔的吸取管都是单头,医护人员操作的时候,需要向产妇子宫腔内伸入两次以上器械用具,更换器械进行,操作繁杂,增加了手术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剖宫产负压双头吸引管,解决擦吸子宫腔时需要向产妇子宫腔内伸入两次以上器械用具导致操作繁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剖宫产负压双头吸引管,包括主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一端通过控制开关与主管的一端连通,主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负压器;
所述第一支管远离主管的一端设有第一吸头,第一吸头为内部中空的球状结构,第一支管与第一吸头的内部连通,第一吸头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刺状突起,第一吸头的外侧面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吸孔,第一吸孔与第一吸头的内部连通,若干刺状突起均匀分布在若干第一吸孔之间;
所述第二支管远离主管的一端设有第二吸头,第二吸头为内部中空的球状结构,第二支管与第二吸头的内部连通,第二吸头的外侧面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吸孔,第二吸孔与第二吸头的内部连通,且第二吸孔的孔径小于第一吸孔的孔径。
上述剖宫产负压双头吸引管,通过在主管的一端连接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将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同时插入产妇子宫腔内,第一支管用于刮擦剖宫产后产妇子宫腔腔内残留的胎膜和胎脂,同时将胎膜和胎脂吸取到主管内;第一支管用于用于将产妇子宫腔内的血水吸取主管内,从而减少了因使用多次手术器具而带来的感染,避免了擦吸子宫腔时多次更换器械用具的操作繁杂。
进一步地,主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内管固定套设在外管内部,内管的外壁顶面与外管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内管的外壁底面与外管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内管的侧壁底面上沿轴线方向开设有多个漏孔,漏孔与内管的内部连通。外管和内管的设置使第一支管吸取的胎脂和第二支管吸取的血水分别流入内管和外管内部间隙,使其互不干扰,而且吸取到内管内的少量血水内管从漏孔内流到外管内部间隙。
进一步地,控制开关包括中空结构的阀体、控制杆和控制柱,控制柱设置在球体的内部,阀体的顶部开设有控制孔,控制杆的一端插入控制孔延伸阀体的内部与控制柱连接,且控制杆能够相对于阀体转动,控制柱沿径向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设置在控制球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且第一通孔轴线所在的平面和第二通孔轴线所在的平面在竖直方向上相交。当转动顺时针控制柱时,第一支管和内管内部通过第一通孔连通,使得第一支管吸取的胎脂和胎膜流入到内管内部;当逆时针转动控制柱时,第二支管和外管内部间隙通过第二通孔连通,使得第二支管吸取的血水流入外管内部的间隙。
进一步地,主管外侧设有卡接件,用于将主管卡接连接在手术台上。将主管固定连接在手术台上,避免医护人员操作时主管晃动影响手术的进行。
进一步地,第一吸头的直径为2-4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108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调整的板端可调暗藏灯光组合踢脚线
- 下一篇:一种乳酸菌饮料无菌冷罐装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