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悬浮压缩机和制冷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09398.9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17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张治平;杨玉明;陈玉辉;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6 | 分类号: | F04D25/06;F04D17/12;F04D29/051;F04D29/057;F04D29/28;F04D29/42;F04D29/4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宋少娜;刘志强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浮 压缩机 制冷 设备 | ||
1.一种气悬浮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30);
转子(11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130)内;
第一叶轮(120a),设于所述转子(111)的第一轴向端,所述第一叶轮(120a)被配置为转动,以在所述第一叶轮(120a)的前方形成第一气体压缩前区域(A1),在所述第一叶轮(120a)的后方形成第一气体压缩后区域(B1);
第二叶轮(120b),设于所述转子(111)的第二轴向端,所述第二叶轮(120b)被配置为转动,以在所述第二叶轮(120b)的前方形成第二气体压缩前区域(A2),在所述第二叶轮(120b)的后方形成第二气体压缩后区域(B2);
第一调节环(200a),设于所述转子(111)的第一轴向端,所述第一调节环(200a)与所述第一叶轮(120a)之间形成第一间隙(190a),所述第一间隙(190a)位于所述第一气体压缩后区域(B1),所述第一调节环(200a)被配置为抵消所述第一气体压缩前区域(A1)与所述第一间隙(190a)内的气体压差产生的部分轴向力;以及
第二调节环(200b),设于所述转子(111)的第二轴向端,所述第二调节环(200b)与所述第二叶轮(120b)之间形成第二间隙(190b),所述第二间隙(190b)位于所述第二气体压缩后区域(B2),所述第二调节环(200b)被配置为抵消所述第二气体压缩前区域(A2)与所述第二间隙(190b)内的气体压差产生的部分轴向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悬浮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30)内形成有电机腔(131);
所述电机腔(131)内的气体压力作用于所述第一调节环(200a),所述第一调节环(200a)被配置为抵消所述第一气体压缩前区域(A1)、所述第一间隙(190a)和所述电机腔(131)内的气体压差产生的部分轴向力,和/或,
所述电机腔(131)内的气体压力作用于所述第二调节环(200b),所述第二调节环(200b)被配置为抵消所述第二气体压缩前区域(A2)、所述第二间隙(190b)和所述电机腔(131)内的气体压差产生的部分轴向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悬浮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环(200a)的外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叶轮(120a)的外径,和/或,第二调节环(200b)的外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叶轮(120b)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悬浮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环形的第一扩压器(140a)和第一梳齿密封结构(210a),所述第一扩压器(140a)的外周连接于所述壳体(130)的内壁,所述第一梳齿密封结构(210a)设于所述第一扩压器(140a)的内周与所述第一调节环(200a)之间,和/或,
环形的第二扩压器(140b)和第二梳齿密封结构(210b),所述第二扩压器(140b)的外周连接于所述壳体(130)的内壁,第二梳齿密封结构(210b)设于所述第二扩压器(140b)的内周与所述第二调节环(200b)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悬浮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向轴承组件(170),所述轴向轴承组件(170)位于所述转子(111)的第一轴向端,且相对于所述第一调节环(200a)靠近所述壳体(130)的轴向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悬浮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轴承组件(170)的内径与所述第一调节环(200a)的内径相同,所述轴向轴承组件(170)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调节环(200a)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悬浮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轴承组件(170)包括:
止推盘(172),设于所述转子(111);
第一轴向轴承(171),位于所述止推盘(172)与所述第一调节环(200a)之间;以及
第二轴向轴承(173),位于所述止推盘(172)远离所述第一轴向轴承(171)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0939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电压电感支架
- 下一篇:一种驾考考试自动评判过程的信息传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