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面点食品加工用自动揉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05419.X | 申请日: | 2021-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62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田明;李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港铭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1C1/02 | 分类号: | A21C1/02;A21C1/06;A21C1/14 |
| 代理公司: | 大连大工智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4 | 代理人: | 崔雪;梁左秋 |
| 地址: | 11604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点 食品 工用 自动 揉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点食品加工用自动揉面装置,包括:揉面机构,所述揉面机构用于揉面;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用于向搅拌腔内投入面粉和水;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用于面粉和水的混合。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进料口向搅拌腔内加入面粉,通过水管和喷头向面粉添加水,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通过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能够搅拌面粉,使其变成湿润的面团,能够省去和面步骤,节省人力,抽出底板,使搅拌腔内面团落到第一传送带表面,面团被第一传送带传输反复运动,实现面团的揉面操作,这样自动揉面的设置能够满足自动化揉面的要求,不消耗人力,省时省力,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点食品揉面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点食品加工用自动揉面装置。
背景技术
在面点食品加工的时候,需要使用到大量的面粉,揉面是非常累的一项劳动,人们为了提升和面的工作效率和降低和面的劳动强度,发明出了揉面机,揉面机,是一种代替人工揉面的食品机械,大大降低了揉面的劳动强度。
现在市场上现有的面点食品加工用的揉面装置使用的时候有两个急需改善的点,一是揉的自动化效率很低,使揉面机进行面团加工的时候依然会消耗一部分人力,二是依然需要将面初步和好才能将面团放进揉面机内进行揉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面点食品加工用自动揉面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面点食品加工用自动揉面装置,包括:
揉面机构,所述揉面机构用于揉面;
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用于向搅拌腔内投入面粉和水;
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用于面粉和水的混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揉面机构包括箱体、第一揉面辊、第二揉面辊、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箱体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箱体内下部倾斜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左端倾斜设置在第二传送带的左端,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左侧上方转动设置有第一揉面辊,所述箱体下端中部左侧转动设置有第二揉面辊,所述箱体下端内部的左侧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箱体内左侧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口、喷头和水管,所述进料口设置在箱体左侧侧壁的顶部,所述水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喷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腔、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底板,所述搅拌腔内左侧设置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的上端贯穿搅拌腔的顶壁,所述第一搅拌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下端的驱动端,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搅拌腔外顶壁左侧,所述搅拌腔内右侧设置有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的顶端贯穿搅拌腔的顶壁,所述第二搅拌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下端的驱动端,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搅拌腔的外顶壁右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搅拌腔设置在箱体内上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板滑动设置在箱体的内中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水管贯穿箱体右侧侧壁的顶端中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箱体右侧下部为开口设置,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右端在第二传送带中部右侧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港铭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港铭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054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