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终端用外壳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04282.6 | 申请日: | 2021-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27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吴宗元;范红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骏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B32B27/28;B32B27/06;B32B33/00;B32B3/08;B32B3/2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坚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6 | 代理人: | 张剑英 |
| 地址: | 518106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终端 外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终端保护壳领域,其具体公开一种智能终端用外壳,包括:壳体、控制盒和静电吸附膜,所述壳体适配于智能终端的外表面;所述控制盒电连接于电源且用于将低压直流电转化为高压直流电;所述静电吸附膜包括绝缘层和导电层,其中,所述导电层电连接于控制盒。其能让智能终端外壳表面自带的电子产生吸引力而实现抓取功能,受力均匀,可以把手机贴近玻璃板,塑料板,纤维板等支撑板上,产生自吸附力,可以快速方便,不需要特殊的支持架配套,实现放置即吸附,拿走即脱离的高效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终端外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终端的外壳。
背景技术
例如像手机和平板电脑这样的智能终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摔落且不耐摔,在摔坏后维修价格高昂,因此,使用者通常在此类智能终端上配置有外壳。
现有技术中的智能终端通常是使用磁铁吸附或机械夹持的方式固定在其它物体上。其中,磁铁的方式需要在外壳的背面先粘贴一个铁片,才能跟支撑架吸附在一起;因此,必须跟支撑架配套使用,使用场景会收到限制。机械夹持的方式难以通过单手夹持或取下智能终端。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智能终端用外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终端用外壳,包括:壳体、控制盒和静电吸附膜,所述壳体适配于智能终端的外表面;所述控制盒电连接于电源且用于将低压直流电转化为高压直流电;所述静电吸附膜包括绝缘层和导电层,其中,所述导电层电连接于控制盒。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电池,该电池设于智能终端或外壳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层包括相互交错设置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且,所述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分别连接控制盒的正极和负极。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层还包括零电势极片,所述零电势极片配置在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间隙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零电势极片和第一极片之间的电气间隙等于零电势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电气间隙,且各处的电气间隙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静电吸附膜胶接壳体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盒包括控制按钮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控制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按钮包括电压输出按钮和电极转换按钮。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让智能终端外壳表面自带的电子产生吸引力而实现抓取功能,受力均匀,可以把手机贴近玻璃板,塑料板,纤维板等支撑板上,产生自吸附力,可以快速方便,不需要特殊的支持架配套,实现放置即吸附,拿走即脱离的高效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安装方便、给用户提供新的体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实施例一中外壳的总体结构示意图1;
图2为实施例一中外壳的总体结构示意图2;
图3为实施例一中静电吸附膜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导电层分布图;
图5为控制盒的工作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三中的导电层分布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骏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骏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042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肉制品解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仿形限位的静电吸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