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润滑结构被动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02752.5 | 申请日: | 2021-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17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沈耀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井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13/00 | 分类号: | F16C13/00;F16C13/02;F16N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润滑 结构 被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润滑结构被动轮,包含圆形轮圈(1)、侧挂板(2)、盖板(3)、滚子轴承(4)、支撑轴(5),支撑轴(5)的圆柱形凸台阶上有第一润滑油口(51)和第二润滑油口(53),各油道组成了第一润滑通道和第二润滑通道,且二个润滑通道互不相通;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轴承润滑充分,可有效提高被动轮的使用寿命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被动轮,尤其是渠式切割水泥土连续墙施工设备上用的被动轮,属于地下基础施工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渠式切割水泥土连续墙施工设备,比如TRD工法机、铣槽机等上用的被动轮,其轮圈与支撑轴之间用单排锥形轴承旋转活动连接,轴承部位没有全部予以润滑。由于没有良好的润滑,导致轴承磨损较快,而且锥形轴承磨损后内外圈之间的间隙增大,从而导致轮圈和支撑轴之间晃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加剧轮圈和支撑轴之间的晃动幅度,导致整个被动轮损坏,从而影响整个设备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发明了一种新型润滑结构被动轮,该新型润滑结构被动轮,对轴承的润滑充分,安装方便,结构可靠,可有效提高被动轮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整机设备的整体使用效率。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润滑结构被动轮,包含圆形轮圈1、侧挂板2、盖板3、滚子轴承4、支撑轴5,圆形轮圈1上有与圆形轮圈1同轴心的圆形凸台11和第一圆形凹坑12,圆形凸台11置于侧挂板2上的第二圆形凹坑21内,盖板3的内侧面与侧挂板2上的第二圆形凹坑21处的外侧面接触并固定连接,盖板3的内侧面与支撑轴5的端面处固定连接,滚子轴承4的外圈与第一圆形凹坑12 的内圆周面接触,滚子轴承4的内圈与支撑轴5的外圆周面接触;支撑轴5 的中部有圆柱形凸台阶,滚子轴承4安装于支撑轴5的圆柱形凸台阶的侧面,在支撑轴5的圆柱形凸台阶上有第一润滑油口51。
作为一种较好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支撑轴5的圆柱形凸台阶上同轴心套装有圆形隔板6,在圆形隔板6的一侧圆柱形凸台阶上有第一润滑油口 51,在圆形隔板6的另一侧圆柱形凸台阶上有第二润滑油口53。
作为另一种较好的具体实施方式,盖板3上有第一油孔31和第二油孔32,第一油孔31和第二油孔32垂直且互通;支撑轴5上有第三油孔 52和第一润滑油口51,第三油孔52和第一润滑油口51垂直且互通;第二油孔32与第三油孔52平行且互通;第一油孔31、第二油孔32、第三油孔52和第一润滑油口51互通并组成第一润滑通道。
作为另一种较好的具体实施方式,支撑轴5上的第二润滑油口53和支撑轴5上的第四油孔54垂直且互通,第二润滑油口53、第四油孔54和另一侧盖板上的油孔组成了第二润滑通道;第二润滑通道和第一润滑通道互不相通。
作为另一种较好的具体实施方式,支撑轴5的两端面处有矩形凹槽,盖板3上有矩形凸台,盖板3上的矩形凸台置于支撑轴5端面处的矩形凹槽中。
附图说明
附图1为一种新型润滑结构被动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井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井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027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电银浆储存容器
- 下一篇:一种水表检测夹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