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扰流板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02421.1 | 申请日: | 2021-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97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杨胜;陈步海;杨林;李宇彤;王小斌;胡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子飞 |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扰流板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扰流板构造,包括扰流板上本体和扰流板下本体,所述扰流板下本体安装在车背门上,所述扰流板上本体的第一端部具有安装凹槽,所述扰流板下本体的第一端部伸入至安装凹槽与扰流板上本体连接,能够降低调整工序,保证安装状态和产品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扰流板构造。
背景技术
现有车型扰流板采用结构胶粘接的设计结构,产品粘接出现批量牢固性问题,工装压紧导致部分位置结构胶脱离,产品装配至背门钣金后、瞬间受力将产品下拉变形导致凹陷、翘曲;虽然通过反复的结构优化调整,损失部分精致化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多序过程监控环节,整改最终达到量产状态。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扰流板构造,能够降低调整工序,保证安装状态和产品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扰流板构造,能够降低调整工序,保证安装状态和产品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扰流板构造,包括扰流板上本体和扰流板下本体,所述扰流板下本体安装在车背门上,所述扰流板上本体的第一端部具有安装凹槽,所述扰流板下本体的第一端部伸入至安装凹槽与扰流板上本体连接。
进一步,所述扰流板上本体沿横向的两侧分别沿高度方向向下延伸,且分别对应的形成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扰流板上本体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车背门。
进一步,所述扰流板下本体上连接有卡扣机构,所述扰流板上本体上连接有卡勾,所述卡扣机构与卡勾相适配的卡接。
进一步,所述卡扣机构包括底座、弹片和卡紧部,所述底座连接在扰流板下本体上,所述弹片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弹片具有抵紧所述卡勾的抵紧力,所述卡紧部连接在底座上,用于与卡勾接合。
进一步,所述卡勾包括伸入部和卡持部,所述伸入部连接在所述扰流板上本体上,所述卡持部用于与所述卡紧部接合。
进一步,所述弹片和卡紧部沿纵向对向布置,且所述弹片和卡紧部之间具有供所述伸入部伸入的伸入通道,所述弹片的第一端部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弹片的第二端部抵紧在所述伸入部上。
进一步,所述扰流板下本体包括相连接的安装板和加强板,所述加强板沿高度方向的截形为“V”形,所述加强板沿横向的中部沿高度方向向上凸出形成安装缓台。
进一步,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沿高度方向向下凹陷形成加强凹槽,所述加强凹槽为若干个,若干个加强凹槽沿横向分布在所述安装板上。
进一步,所述加强板上连接有加强肋,所述加强肋上连接有打胶平台,所述打胶平台与所述扰流板上本体的底面胶结连接。
进一步,所述扰流板上本体的第二端部沿高度方向向下延伸形成第一阻挡部,所述扰流板下本体的第二端部向上延伸形成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一阻挡部连接第二阻挡部,且所述第一阻挡部位于所述第二阻挡部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扰流板构造,通过安装凹槽与所述扰流板下本体的第一端部配合,可保证安装的可靠性,并且为后续安装步骤提供定位,如图所示,本方案所述扰流板下本体的第一端部伸入至安装凹槽与扰流板上本体卡接,可提高安装精度,并防止翘边等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扰流板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未经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024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
- 下一篇:机身防水结构以及豆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