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承载式车身后悬置连接支座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01998.0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43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谢定良;周远平;刘强;张超;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4/02 | 分类号: | B62D2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子飞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 车身 悬置 连接 支座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承载式车身后悬置连接支座总成,包括座椅安装横梁、纵梁后悬置托架及纵梁后悬置加强板,所述纵梁后悬置托架安装于所述座椅安装横梁的左右两端,所述纵梁后悬置托架对应支撑于驾驶室安装支座左右两端,所述纵梁后悬置加强板用于加强纵梁后悬置托架的前端部强度并与汽车纵梁连接,所述纵梁后悬置托架与纵梁后悬置加强板之间还设置有纵梁后悬置托架加强板用于加强纵梁后悬置托架与纵梁后悬置加强板之间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优化传力结构,达到提升车身安装点的整体强度的目的,优化安装点的传力结构,提升车身安装点的整体强度,保证车辆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承载式车身后悬置连接支座总成。
背景技术
在非承载式车身车型中,车身通过橡胶软垫、连接螺栓与车架柔性连接。纵梁后悬置加强板总成作为车身端的安装点,在车身与车架的连接中起重要作用,决定了车身连接位置的整体强度。
现有车型车身连接支座主要由纵梁后悬置托架、纵梁后悬置加强板、座椅横梁加强件、后围下横梁等组成。但是存在传力不稳定的缺点,导致安装强度不够。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非承载式车身后悬置连接支座总成,通过在加长纵梁后悬置加强板翻边并在内侧增加一个纵梁后悬置托架加强板组成一个稳定的梯形盒型结构,增加搭接面积以及Y向支撑,从而优化传力结构,达到提升车身安装点的整体强度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非承载式车身后悬置连接支座总成,通过在加长纵梁后悬置加强板翻边并在内侧增加一个纵梁后悬置托架加强板组成一个稳定的梯形盒型结构,增加搭接面积以及Y向支撑,从而优化传力结构,达到提升车身安装点的整体强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非承载式车身后悬置连接支座总成,包括座椅安装横梁、纵梁后悬置托架及纵梁后悬置加强板,所述纵梁后悬置托架安装于所述座椅安装横梁的左右两端,所述纵梁后悬置托架对应支撑于驾驶室安装支座左右两端,所述纵梁后悬置加强板用于加强纵梁后悬置托架的前端部强度并与汽车纵梁连接,所述纵梁后悬置托架与纵梁后悬置加强板之间还设置有纵梁后悬置托架加强板用于加强纵梁后悬置托架与纵梁后悬置加强板之间的连接,纵梁后悬置加强板翻边形成焊接时用的搭接边,并在内侧增加一个纵梁后悬置托架加强板组成一个稳定的梯形盒型结构,不仅增大与座椅安装横梁的接触面积还增加了Y向支撑,最后加上纵梁后悬置托架焊接组成纵梁后悬置加强板总成与座椅安装横梁、前加强纵梁、地板等连接,当车身受到Z向载荷时,通过纵梁后悬置加强板与纵梁后悬置托架加强板组成的梯形结构传递至座椅安装横梁、前加强纵梁,然后通过座椅安装横梁传递至后围、左/右后立柱进行释放,纵梁后悬置加强板总成包含两组分别连接于座椅安装横梁的左右两侧,所以纵梁后悬置加强板总成左右通用,提高了零部件的适配性,降低零部件模具开发和装配成本。
进一步,所述纵梁后悬置托架为开口朝上的凹槽结构包括第一立面、托底和第二立面,与所述座椅安装横梁搭接后形成闭合腔体,闭合的腔体提高了纵梁后悬置托架的承载能力和强度,能为非承载式车身提供更强的支撑。
进一步,所述纵梁后悬置加强板为开口朝上的凹槽结构,与所述座椅安装横梁搭接后形成闭合腔体,纵梁后悬置加强板与纵梁后悬置托架连接之后再与座椅安装横梁进行搭接形成连续的闭合腔体,提高了纵梁后端的承载能力,也优化了纵梁后端的传力结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立面形成与所述纵梁后悬置加强板连接的倾斜端面,所述第二立面形成与所述纵梁后悬置加强板连接的折线端面,倾斜端面与折线端面形成不平齐的端面在对抗X向冲击力时抗弯能力更强。
进一步,所述纵梁后悬置托架加强板沿所述倾斜端面延伸且一侧与纵梁后悬置加强板连接另一侧与纵梁后悬置托架连接,纵梁后悬置托架加强板的两侧分别与纵梁后悬置加强板及纵梁后悬置托架连接,增加了纵梁后悬置加强板与纵梁后悬置托架之间的整体连接性,增强了纵梁后悬置加强板总成的结构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未经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019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移动清洁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变速箱连接齿轮镗孔端面一体化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