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收纳的三色灯智能断电快充充电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01068.5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7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姚焕坚;李国军;胡甜;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梵智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2 | 分类号: | H01R13/72;H01R31/06;H01R13/502;H01R13/52;H02J7/00;B65H7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收纳 三色 智能 断电 充充 电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收纳的三色灯智能断电快充充电线,包括接口基座,所述接口基座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USB接口,所述接口基座另一侧表面安装有充电线主体,所述充电线主体末端固定安装有充电接头,所述接口基座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活动安装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固定卡口、密封盒体、第二海绵垫、活动转轴和连接支脚,所述接口基座上位于充电线主体处安装有缠绕机构,所述缠绕机构包括第一支柱、定位底座、第一海绵垫和第二支柱,所述定位底座固定安装于接口基座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三色灯智能断电快充充电线,属于充电线领域,便于收纳,可以减少使用过程中打结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收纳的三色灯智能断电快充充电线。
背景技术
手机充电线是用来连接手机到电脑的线缆,同时兼具充电功能。一般充电线很少有专用的,普遍现象是一条充电线可以通用多种手机型号,目前充电线的组要接口有MicroUSB接口和USB Type C接口,Micro USB是USB 2.0 标准的一个便携版本,只能单面插入,支持OTG功能,兼容USB1.1和USB 2.0,这种USB接口只有一面可以正确插入手机使用,目前已经逐渐被USB-C接口取代;USB Type C接口正反都能插使用起来更方便,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同样采用USB-C接口,但不一定传输速度为USB3.0;目前USB-C逐渐成为移动设备上主流的接口类型。智能断电快充充电线顾名思义就是可以自动断电的快充充电线,然而现有的智能断电快充充电线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的智能断电快充充电线放在口袋中时容易打结缠绕在一起,不方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收纳的三色灯智能断电快充充电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于收纳的三色灯智能断电快充充电线,包括接口基座,所述接口基座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USB接口,所述接口基座另一侧表面安装有充电线主体,所述充电线主体末端固定安装有充电接头,所述接口基座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活动安装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固定卡口、密封盒体、第二海绵垫、活动转轴和连接支脚,所述接口基座上位于充电线主体处安装有缠绕机构,所述缠绕机构包括第一支柱、定位底座、第一海绵垫和第二支柱,所述充电接头上连接有数显屏幕。
优选的,所述定位底座固定安装于接口基座上,所述定位底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海绵垫,所述定位底座上表面位于一侧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柱,所述定位底座上表面位于另一侧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柱,所述定位底座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卡扣。
优选的,所述定位底座与接口基座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海绵垫通过胶水固定在定位底座上,所述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均通过螺纹连接在定位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活动转轴活动安装于安装孔上,所述活动转轴一端连接有连接支脚,所述连接支脚上固定安装有密封盒体,所述密封盒体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海绵垫,所述密封盒体一侧表面开设有固定卡口。
优选的,所述活动转轴通过安装孔活动安装在接口基座上,所述连接支脚一端通过活动转轴活动连接在接口基座上,所述连接支脚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盒体上,所述密封盒体通过固定卡扣限制在定位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通过安装孔活动安装在接口基座上,所述充电线主体缠绕在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同时设置缠绕机构可以将充电线主体缠绕起来,充电线主体缠绕起来之后可以盖上密封盒体,盖上密封盒体之后可以通过固定卡扣将密封盒体固定住,密封盒体固定住之后充电线主体会被夹持在第一海绵垫和第二海绵垫之间,从而保证充电线主体放在口袋内之后不会随意乱动,进而防止充电线主体在口袋内缠绕打结。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梵智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梵智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010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