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转炉的可投料式挡渣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99944.5 | 申请日: | 2021-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35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杨帅;刘国庆;张秀林;刘红波;刘燕飞;赵冬;吴利伟;张立涛;白双群;李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龙钢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C21C7/00;C21C7/06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郭绍华 |
| 地址: | 054009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转炉 投料 式挡渣车 | ||
一种适用于转炉的可投料式挡渣车,包括行走车、行车轨道、传动部分、投放臂、挡渣锥、震动件和料斗;所述行车轨道设置在转炉外部的平台上,且行走车设置在行车轨道上;所述投放臂为一空心圆柱,投放臂有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投放臂的第一端设置在行走车上;所述震动件设置在投放臂第一端外壁上;所述传动部分设置在投放臂的内部;所述料斗设置在投放臂第二端外壁的上部,所述挡渣锥设置在投放臂第二端外壁的下部;所述传动部分的一端连接行走车,传动部分的另一端连接料斗。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投料式挡渣车,特别是一种能够为转炉投放物料的挡渣车,属于钢铁冶金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转炉炼钢的生产过程中,脱氧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脱氧工艺直接决定着钢水的纯净程度,从而进一步影响钢材的结构强度;以往炼钢厂都是采用铝进行脱氧,但是这种方法会产生氧化铝,而这种物质很难从钢水中去除,考虑到经济成本和生产效率,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开始采用生铁进行钢水预脱氧,而采用生铁向转炉内投放进行预脱氧的过程仅限于在转炉出钢时进行;但是,转炉在出钢的时候炉口内插入有挡渣车,没有其他的通道用于投放生铁;故需要一种投料式挡渣车,要求它在完成挡渣作业的同时,还能够向转炉内投放生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转炉的可投料式挡渣车,它能够在完成对出钢口进行挡渣作业的同时,向转炉内投放生铁进行预脱氧反应。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适用于转炉的可投料式挡渣车,包括行走车、行车轨道、传动部分、投放臂、挡渣锥、震动件和料斗;所述行车轨道设置在转炉外部的平台上,且行走车设置在行车轨道上;所述投放臂为一空心圆柱,投放臂有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投放臂的第一端设置在行走车上;所述震动件设置在投放臂第一端外壁上;所述传动部分设置在投放臂的内部;所述料斗设置在投放臂第二端外壁的上部,所述挡渣锥设置在投放臂第二端外壁的下部;所述传动部分的一端连接行走车,传动部分的另一端连接料斗;所述传动部分包括油缸、支撑圆环、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油缸的缸体设置在行走车上,油缸的活塞杆连接第一连杆;所述投放臂内壁上等距设置有多个支撑圆环,且支撑圆环的外壁与投放臂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第一连杆穿设支撑圆环的中心孔;所述油缸活塞杆的轴心线、第一连杆的轴心线和支撑圆环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油缸的一端和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料斗下端的前部与投放臂第二端外壁轴接配合,且第二连杆穿过投放臂第二端外壁上端的贯穿孔与料斗下端后部上的铰接座铰接。
上述适用于转炉的可投料式挡渣车,所述震动件为耐高温式激振器。
上述适用于转炉的可投料式挡渣车,所述料斗相比挡渣锥更远离行走车。
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部分和料斗的配合,有效地在挡渣锥作业的同时进行投放生铁,确保了钢水得到充分的脱氧反应,这不仅大大提高了钢水的质量,还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以往投料与挡渣锥不能够同时作业所带来的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行走车,2.行车轨道,3.投放臂,4.挡渣锥,5. 料斗,6.震动件,7.油缸,8.支撑圆环,9.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龙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德龙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999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纺织面料的烘干杀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疏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