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管路减震式接触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97918.9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89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双;黎翔;何家标;黄保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力德欣安真空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7/12 | 分类号: | F16L27/12;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刘艳春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管路 减震 接触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真空管路减震式接触密封结构,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连接底座、贯穿连接底座相对应的上通孔和下通孔、设于连接底座顶部且与上通孔周向密封弹性连接的减震组件、设于连接底座底部且与下通孔周向密封连接的真空管道;所述减震组件包括与连接底座顶部密封配合的下环体、与下环体间隔对应设置的上环体、连接下环体内壁和上环体内壁的波纹管、设于下环体和上环体之间周向布置的若干弹簧体、设于上环体顶部与其密封配合的支撑环、以及设于支撑环顶部与其密封配合的限位环;所述支撑环的内周与限位环的内周之间预留用于支撑炉体管道的压接边缘。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具有减震功能的接触实现密封的管道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管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管路减震式接触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熔炼炉的炉体管道工作运行时需要与真空管道相连接,炉体管道经常需要旋转切换工位,重复与真空管道对接的操作,炉体管道与真空管道之间通过密封圈进行压接密封,由于长时间的切换动作和磨损,密封性能极易受到影响;且频繁对接的操作,损伤连接部位,导致真空管道变形,增加维护成本,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真空管路减震式接触密封结构,从而具有减震功能的接触实现密封的管道连接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真空管路减震式接触密封结构,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连接底座、贯穿连接底座相对应的上通孔和下通孔、设于连接底座顶部且与上通孔周向密封弹性连接的减震组件、设于连接底座底部且与下通孔周向密封连接的真空管道;所述减震组件包括与连接底座顶部密封配合的下环体、与下环体间隔对应设置的上环体、连接下环体内壁和上环体内壁的波纹管、设于下环体和上环体之间周向布置的若干弹簧体、设于上环体顶部与其密封配合的支撑环、以及设于支撑环顶部与其密封配合的限位环;所述支撑环的内周与限位环的内周之间预留用于支撑炉体管道的压接边缘。
具体的,所述连接底座包括筒体、设于筒体顶部的顶盖、以及设于筒体底部的底盖;筒体的内部设有中空腔体,顶盖的中心位置设有上通孔,底盖的中心位置设有下通孔。
具体的,所述上通孔的周向可拆卸连接有延伸至中空腔体内的倒锥形体,倒锥形体的底端设有网孔。
具体的,所述下环体嵌入顶盖设置,下环体与顶盖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具体的,所述上环体与支撑环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具体的,所述支撑环与限位环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
具体的,所述底盖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内周限位真空管道连接底盖的位置。
具体的,所述真空管道与底盖之间设有第四密封圈。
具体的,真空管路减震式接触密封结构还包括设于连接底座顶部的用于围合减震组件的防护罩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真空管路减震式接触密封结构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通过在连接底座上设置减震组件,实现炉体管道对接时的有效减震作用,能够保护对接位置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提高炉体管道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便于拆装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减震组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真空管道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力德欣安真空设备(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爱力德欣安真空设备(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979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NG气化工艺节能控制装置
- 下一篇:LNG气化工艺除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