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导风门及空调室内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95632.7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23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穆亚林;胡洪昊;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11 | 分类号: | F24F1/0011;F24F1/0057;F24F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荟英捷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26 | 代理人: | 王献茹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门 空调 室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导风门及空调室内机,涉及空调技术领域,为解决空调室内机出风口所输出的冷风在外导风门的后边沿处流出,易产生凝露,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问题。外导风门包括导风板和挡风筋条;导风板具有导风面以及分别位于导风面前、后两端的前边沿和后边沿,出风口输出的风能够在导风面的引导下经前边沿输出至外部环境;挡风筋条位于后边沿处,且凸出于导风面设置,挡风筋条的远离导风面的自由端面邻接于空调室内机的下壁面,以阻挡出风从导风板的后边沿位置处流出。该外导风门能够阻挡出风口所输出的风在导风板的后边沿位置处流出,减少甚至避免在该后边沿处产生凝露,进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导风门及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Air Conditioner)。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空调的结构以及性能也变得更好。
空调主要包括,制冷主机、水泵、风机、管路系统以及末端装置。而按位置划分,空调包括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外机主要装置为压缩机,空调室内机主要负责对室内温度的检测、对风速以及风向的控制。在空调室内机的室内机主体输出风量之前,输出的风要经过导风板的引导输出,而导风板与电机传动连接,通过控制电机的起停实现控制导风板转动角度的选择。
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后边沿与室内机主体之间存在空隙,室内机主体输出的风部分由上述空隙中流出,冷热空气在后边沿汇聚易产生凝露,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导风门及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出风口所输出的冷风在外导风门的后边沿处流出,易产生凝露,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导风门,应用于空调室内机,所述外导风门能够转动连接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处,使用时,所述外导风门能够通过转动打开或闭合所述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风门包括导风板和设置于所述导风板的挡风筋条;
所述导风板具有导风面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导风面前、后两端的前边沿和后边沿,所述出风口输出的风能够在所述导风面的引导下经所述前边沿输出至外部环境;所述挡风筋条位于所述后边沿处,且凸出于所述导风面设置,所述挡风筋条的远离所述导风面的自由端面邻接于空调室内机的下壁面,以阻挡出风从所述导风板的后边沿位置处流出。
由于在导风板的后边沿位置处设置了挡风筋条,该挡风筋条的自由端面邻接于空调室内机的下壁面,阻挡出风口所输出的风从该后边沿位置处流出,从而不会使冷、热空气在该位置处交汇,从而减少甚至避免了在该位置处产生凝露现象的发生,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此外,在导风板的后边沿位置处设置挡风筋条,该挡风筋条还能起到加强肋的作用,提高了导风板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使用时,当所述导风板完全打开所述出风口时,所述挡风筋条的挡风面垂直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处的下壁面。如此设置,可以进一步保证在导风板后边沿处对风的阻挡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挡风筋条与所述后边沿平行设置,且所述挡风筋条与所述后边沿等长。可以进一步保证在导风板后边沿处对风的阻挡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挡风筋条与所述导风板为一体成型结构。如此设置,简化了加工工艺,且保证了挡风筋条与导风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板为弧形板,所述导风面为所述弧形板的内弧面。如此设置,便于导风。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板具有多个第一导风孔,所述第一导风孔沿所述导风板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导风板的上、下壁面,且均匀间隔分布。如此设置,便于疏导挡风筋条所阻挡的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956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