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均匀铺光框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95196.3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14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飞 |
主分类号: | A47G1/14 | 分类号: | A47G1/14;A47G1/06;F21V33/00;F21W13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匀 铺光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均匀铺光框,涉及画相框领域;由投光件、上导光檐和下导光檐构成横向铺光通道,并由横向铺光通道围成聚光槽,下导光檐相对于投光件向聚光槽方向延伸出檐状结构,使投光件发出的光线经过檐状结构上方再向聚光槽下方的底板表面均匀铺射光线。通过设置檐状结构,确保了底板表面光线的均匀分布,解决现有技术中底板中央部分亮度明显低于周边部分亮度而产生的亮度分界线以及相应的光斑,还能保证整体厚度的纤薄特征,甚至可以通过设置和调节上导光檐和檐状结构分别向聚光槽方向延伸出不同的宽度,使底板表面不同的区域实现不同的铺光效果,满足多种艺术展示需要,对现有内铺光画相框的铺光质量和视觉效果具有实质性的改进和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画框/相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均匀铺光框,对现有铺光相框铺光质量有实质性的增强和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内发光画相框结构都是由设置在画相框内视窗外围的光源发光向视窗中心投射光线,底板或画相作品设置在底部,从而光线铺射在底板或画相作品的表面。(如专利号:2020201106663所述技术方案)
铺光画相框作为画相作品的承载和陪衬,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铺光效果和画相框整体的纤薄程度,铺光的理想效果是画相作品呈现出中间位置的亮度稍微高于四周以衬托出画相作品的展示主题,或者画相作品整体表面的光线均匀铺射。为了达到这种效果,目前常用的手段都是通过在画框外设置射灯直接对画相框投射光线。
现有的内发光画相框结构或多或少都有个不可避免的缺陷即正常的物理光学现象:由于光线是从四周向中间的聚光槽投射,底板或画相作品表面有明显的光斑效应和亮度分界线,即中央位置的大部分面积的亮度暗而靠边缘的周边面积明显亮(界内比较忌讳的铺光效果)。这种现象的强弱与画相作品与光源之间的垂直距离成反比,一般整体厚度达到聚光槽宽度五分之一以上时才能有相应的均匀铺光效果,这样过于厚重的画相框整体也是直接影响画相作品整体艺术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画相框的厚度越厚,铺射到画相作品表面的光线也会变得越弱,使画相框无法体现画相作品的主题内容和思想,最终导致整体艺术展示效果不能极致。上述矛盾一直影响着现有的内铺光画相框被大众认可和接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匀铺光框,在画相框内部由周边向中央横向投射光线,通过设置可以调整投射光线中横向光线和纵向向下方向光线两者之间比例的结构,增加水平方向光线的比例,确保铺光框下方的画相作品靠中央部分的铺光强度至少不会明显低于周边部分的铺光强度,使整体画相框体的厚度以及画相作品表面的铺光达到更佳视觉效果。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均匀铺光框,包括投光件、上导光檐和下导光檐;
由上下设置并间隔一定距离的所述上导光檐和所述下导光檐构成横向铺光通道,并对接所述投光件;由至少包含两段铺光方向相对的所述横向铺光通道围成中间的聚光槽;所述投光件设置在所述聚光槽外围,使所述下导光檐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投光件与所述聚光槽之间,形成檐状结构,所述投光件发出的光线经过与其对应的所述檐状结构上方并向所述聚光槽以及位于所述聚光槽下方的空间投射光线。
其中,所述上导光檐和所述下导光檐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为基于纵向方向的位置关系,包括两者纵向投影面积之间至少有交集或者完全没有交集的位置关系。构成横向铺光通道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必须对接有相应的投光件,没有对接投光件的上导光檐和下导光檐不能称为横向铺光通道;所述横向铺光通道与所述投光件对接是指所述投光件发出的光线能经过所对接的横向铺光通道向所述檐状结构方向(即聚光槽方向)横向投射光线。
进一步的,所述投光件一般为具有散光特征的发光结构,可以是电发光器件(比如LED灯带或荧光灯等)或电发光器件与透光材料组合的发光结构(比如条状灯条或横向发光箱体或透明导光板相关的发光结构)。因为大部分光源都是具有散光特征的,具有一定的纵向散射角度,影响铺光的均匀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飞,未经马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951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动脉瓣钙化激光销蚀回收系统
- 下一篇:导管组件和可快速插入的中央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