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打磨工件用自动推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95132.3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70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蔺华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智森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0 | 分类号: | B24B41/00;B24B41/0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张静 |
地址: | 266001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磨 工件 自动 推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磨工件用自动推拉装置,包括底板、第一固定框、第二固定框和密封板,第一固定框位于底板的顶部,第二固定框固定在第一固定框的顶端,密封板固定在第二固定框一侧开口处,第二固定框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齿条、双轴电机、齿轮、齿条和限位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两个定位气缸,当车桥部件到达指定位置后,定位气缸会对工件进行自动定位,定位完成后,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进行移动,之后人工对第三固定板上的部件进行手工操作,人工操作完毕后通过控制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进行移动进行再次移动,之后将工件输送到生产线内部,生产线自动将工件移走进行下一工序的加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打磨工件用自动推拉装置。
背景技术
工件,制造过程中的一个产品部件。也叫制件、作件、课件、五金件等,在对工件加工过程中,对其进行打磨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1、原有的设备在生产时,需要人工进入到生产线内将工件用手动吊具将工件吊出,然后进行加工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生产线误操作会对操作人员造成身体上的损失;
2、原有的设备只能将工件固定在设定的位置,这样可能无法对工件的位置进行微调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打磨工件用自动推拉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磨工件用自动推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打磨工件用自动推拉装置,包括底板、第一固定框、第二固定框和密封板,所述第一固定框位于底板的顶部,所述第二固定框固定在第一固定框的顶端,所述第二固定框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密封板固定在第二固定框一侧开口处,所述第二固定框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齿条、双轴电机、齿轮、齿条和限位杆,所述第二固定框的顶端固定设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顶端的中部设置有两个自动胀紧定位机构,所述自动胀紧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滑块、定位气缸、卡杆、第一固定块、慢速电机、连接块和螺纹杆,所述第三固定板顶部的两端均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卡槽的内部均设置有产品工装机构,所述产品工装机构包括第二滑块、卡框和电动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在第二固定框的内部,所述双轴电机固定在第二固定板的底端,所述齿轮、齿条和限位杆均有两个,两个所述齿轮分别固定套设在双轴电机输出轴的两端,两个所述限位杆并排固定在底板的顶端,两个所述齿轮分别与两个齿条啮合连接,两个所述齿条分别固定在两个齿条的顶端,且两个所述齿条和两个限位杆均贯穿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
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板顶端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两个内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滑块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的内部,所述连接块固定在第一滑块的底端,所述定位气缸固定在第一滑块的顶端,所述卡杆固定在定位气缸输出端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在第三固定板底端的中部,所述慢速电机固定在第三固定板底部的一端,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慢速电机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螺纹贯穿连接块并旋转插接在第一固定块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卡槽的内部,所述卡框固定在第二滑块的顶端,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嵌设在第三固定板的内部,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第二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两端均并排设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块,若干个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顶端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密封板一侧两个边缘处均并排固定设有若干个螺栓,若干个所述螺栓均螺纹贯穿密封板并与第二固定框的一侧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智森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智森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951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