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腐蚀双轴取向聚氯乙烯电缆保护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91877.2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6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汪明卫;赵付强;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荣正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8 | 分类号: | H01B7/28;H01B7/282;H01B7/18;H01B7/29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陈君智;戴元毅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 取向 聚氯乙烯 电缆 保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腐蚀双轴取向聚氯乙烯电缆保护管,包括外套,所述外套的外壁涂敷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包括生漆、环氧酚醛漆、橡胶层和通孔,所述生漆涂抹在外套的外壁,所述生漆的外壁涂抹有环氧酚醛漆。该耐腐蚀双轴取向聚氯乙烯电缆保护管,在护套的表面涂抹生漆,生漆为灰褐色粘稠液体,具有耐酸性和附着力强等优点,使电缆具有耐腐蚀性,待生漆干制后再在生漆表面涂抹环氧酚醛漆,环氧树脂涂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特别是耐碱性,并有较好的耐磨性,漆膜有良好的弹性和硬度,使电缆具有耐腐蚀性和弹性,始终保护电缆,解决了现有的双轴取向聚氯乙烯电缆保护管由于长时间的使用,表面老化损坏,从而影响对电缆的保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保护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腐蚀双轴取向聚氯乙烯电缆保护管。
背景技术
电缆保护管是指为了防止电缆受到损伤,敷设在电缆外层,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保护管,电缆保护管主要安装在通讯电缆与电力线交叉的地段,防止电力线发生断线造成短路事故。
但是现有的双轴取向聚氯乙烯电缆保护管由于长时间的使用,表面老化损坏,从而影响对电缆的保护的问题,同时存在现有的双轴取向聚氯乙烯电缆保护管在使用时,抗压性能低,易造成电缆压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双轴取向聚氯乙烯电缆保护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双轴取向聚氯乙烯电缆保护管由于长时间的使用,表面老化损坏,从而影响对电缆的保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腐蚀双轴取向聚氯乙烯电缆保护管,包括外套,所述外套的外壁涂敷有防腐层;
所述防腐层包括生漆、环氧酚醛漆、橡胶层和通孔;
所述生漆涂抹在外套的外壁,所述生漆的外壁涂抹有环氧酚醛漆,所述环氧酚醛漆的外壁复合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内壁开设有数个通孔。使电缆具有耐腐蚀性和弹性,始终保护电缆。
优选的,所述外套的内壁贴合有钢带,所述钢带的内壁贴合有内衬。钢带为铠装防护层,内衬为聚氯乙烯内护,电缆的组成部分。
优选的,所述内衬的内壁贴合有填充绳,所述填充绳的内壁贴合有绝缘层。电缆的组成部分。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的内壁贴合有耐火层,所述耐火层的内壁贴合有铜导体。电缆的组成部分。
优选的,所述橡胶层的外壁复合有防护层;
所述防护层包括第一防护材料、第二防护材料和第三防护材料;
所述第一防护材料的内壁复合在橡胶层的外壁,所述第一防护材料的外壁复合有第二防护材料,所述第二防护材料的外壁复合有第三防护材料。使电缆防抗压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耐腐蚀双轴取向聚氯乙烯电缆保护管,相对比于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护套和防腐层之间的配合,在护套的表面涂抹生漆,生漆为灰褐色粘稠液体,具有耐酸性、耐溶剂性、抗水性、耐油性、耐磨性和附着力强等优点,使电缆具有耐腐蚀性,待生漆干制后再在生漆表面涂抹环氧酚醛漆,环氧树脂涂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特别是耐碱性,并有较好的耐磨性,漆膜有良好的弹性和硬度,使电缆具有耐腐蚀性和弹性,始终保护电缆,解决了现有的双轴取向聚氯乙烯电缆保护管由于长时间的使用,表面老化损坏,从而影响对电缆的保护的问题;
通过护套、防腐层和防护层之间的配合,待环氧酚醛漆干制后,包裹橡胶层,橡胶层由氟橡胶材质制成,增强电缆的耐高温性,橡胶层表面加工数个通孔,使橡胶层具有伸缩性,增强电缆的抗压性,再橡胶层表面依次复合第一防护材料、第二防护材料和第三防护材料,使电缆防抗压损,解决了现有的双轴取向聚氯乙烯电缆保护管在使用时,抗压性能低,易造成电缆压损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荣正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荣正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918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