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夯置换柱形夯锤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89069.2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73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郭优腾;尧在雨;廖述芳;鞠文奇;袁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46 | 分类号: | E02D3/046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李楠 |
地址: | 33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置换 柱形夯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强夯置换柱形夯锤,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强夯置换柱形夯锤包括空心锤体,所述空心锤体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空心锤体包括钢板卷制而成的钢筒体以及固定于所述钢筒体上下表面的锤体顶板和锤体底板;内装锤体,所述内装锤体设置于所述空心锤体内部,且所述内装锤体与所述钢筒体之间留有空间。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强夯置换柱形夯锤,通过将夯锤锤体划分多个重量仓室,使整个锤体重心下移,减少柱型锤夯击歪锤现象,提高夯坑垂直度和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夯置换柱形夯锤。
背景技术
在进行强夯置换过程中,由于现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往往需高能级、超深进行夯点施工,柱型锤在自由下落时,由于锤体高度较高,其重心较高,柱型锤在自由下落夯击地面时,很容易造成歪锤现象,容易造成夯坑歪斜,单击能量损失较大施工效率降低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强夯置换柱形夯锤,通过将夯锤锤体划分多个重量仓室,使整个锤体重心下移,减少柱型锤夯击歪锤现象,提高夯坑垂直度和施工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强夯置换柱形夯锤,包括空心锤体,所述空心锤体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空心锤体包括钢板卷制而成的钢筒体以及固定于所述钢筒体上下表面的锤体顶板和锤体底板;内装锤体,所述内装锤体设置于所述空心锤体内部,且所述内装锤体与所述钢筒体之间留有空间。
优选地,所述内装锤体包括:上锤体,所述上锤体的形状为圆台,所述上锤体的顶部与所述锤体顶板固定连接,所述上锤体的底部与所述钢筒体的内壁接触并固定;下锤体,所述下锤体是所述上锤体底部、所述锤体底板与所述钢筒体内壁所围成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上锤体与所述下锤体之间通过分区钢板进行分隔,所述分区钢板边缘与所述钢筒体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锤体的高度与所述锤体顶板的厚度之和占所述空心锤体的高度的三分之二;所述下锤体高度与所述锤体底板的厚度之和占所述空心锤体的高度的三分之一。
优选地,所述上锤体与所述下锤体内均通过填充材料进行填充;所述上锤体的质量占夯锤总锤体质量的15%;所述下锤体的质量占夯锤总锤体质量的85%。
优选地,所述锤体顶板的上表面中央设置起吊装置所述起吊装置包括位于两侧的钢板吊耳和固定连接两侧所述钢板吊耳的钢吊轴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将夯锤锤体划分多个重量仓室,下锤体为主要能级区,上锤体辅助,使整个锤体重心下移,锤体重心约在整个锤体高度的1/4处(从锤底起算),减少柱型锤夯击歪锤现象,提高夯坑垂直度和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强夯置换柱形夯锤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强夯置换柱形夯锤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强夯置换柱形夯锤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强夯置换柱形夯锤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
图中:
1、钢吊轴销;2、钢板吊耳3、空心锤体;4上锤体;5、钢筒体;6、下锤体7、分区钢板;8、锤体底板;9、锤体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未经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890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漆加工用节能型调制机
- 下一篇:一种理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