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湿敷包固定带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82212.5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53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乔青翠;李茜;杨冬梅;王引;王建莹;崔颖;薛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王山 |
地址: | 300193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湿敷包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湿敷包固定带,包括绑带,所述绑带的顶部一侧缝制有第一魔术贴,所述绑带的底部另一侧缝制有第二魔术贴,所述绑带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层,所述顶层的底部设有底层。该中药湿敷包固定带,整体设计十分合理,并且生产简单,成本较为低廉,保证了更好的作业效果,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适于推广使用,通过绑带、药包、顶层、底层、自封链和开口的配合,不仅可以大量的存储药液,避免频繁的更换,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并且可以更好的固定在患者身上,降低了使用局限,通过海绵垫的使用,可以对流出的药液进行吸附,避免药液流淌,更好的方便患者皮肤吸收,进一步的提高了使用效果,避免药液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湿敷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药湿敷包固定带。
背景技术
湿敷疗法,是指用纱布蘸药汤敷患处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此法有抑制渗出、收敛止痒、消肿止痛、控制感染、促进皮肤愈合等作用,本法是根据病情配方,将配方的药物加工成药散,或水煎汤,或用95%的酒精浸泡5-7天,即可使用,使用时用消毒纱布蘸药液敷在患处,l-2小时换药1次,或3-5小时换药1次,有些疾病(如痈肿)可先熏洗,后湿敷,这样可增强疗效。
但是临床中中药湿敷时患者需保持俯卧位,而部分患者无法采取俯卧位或者不能长时间坚持俯卧位,使用中存在局限,并且药液剂量小,多次更换较为麻烦,增大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湿敷包固定带,以解决临床中中药湿敷时患者需保持俯卧位,而部分患者无法采取俯卧位或者不能长时间坚持俯卧位,使用中存在局限,并且药液剂量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湿敷包固定带,包括绑带,所述绑带的顶部一侧缝制有第一魔术贴,所述绑带的底部另一侧缝制有第二魔术贴,所述绑带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层,所述顶层的底部设有底层,所述顶层的底部与底层的顶部粘合相连,所述顶层的另一端通过自封链与底层相连,所述底层与顶层之间夹合有药包,所述底层的表面等距开设有开口通孔。
优选的,所述顶层与绑带胶合相连。
优选的,所述底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海绵垫。
优选的,所述海绵垫的厚度为2-3毫米。
优选的,所述绑带缝制有第二魔术贴的一端预留手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中药湿敷包固定带,整体设计十分合理,并且生产简单,成本较为低廉,保证了更好的作业效果,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适于推广使用:
通过绑带、药包、顶层、底层、自封链和开口的配合,不仅可以大量的存储药液,避免频繁的更换,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并且可以更好的固定在患者身上,降低了使用局限;
通过海绵垫的使用,可以对流出的药液进行吸附,避免药液流淌,更好的方便患者皮肤吸收,进一步的提高了使用效果,避免药液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顶层、底层和药包的细节图。
图中:1、绑带,2、第一魔术贴,3、第二魔术贴,4、顶层,5、底层,6、药包,7、自封链,8、海绵垫,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822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