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降解驱蚊虫非织造材料及驱蚊型日用纺织品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80802.4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35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清;陈喆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36;B32B23/02;B32B23/10;B32B3/08;A01M29/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向亚兰 |
地址: | 2151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蚊虫 织造 材料 驱蚊型 日用 纺织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降解驱蚊虫非织造材料及驱蚊型日用纺织品,该非织造材料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层驱蚊层、中层驱蚊层和下层驱蚊层;其中,上层驱蚊层、下层驱蚊层分别由改性聚乳酸纤维制成,改性聚乳酸纤维由聚乳酸纤维以及设置在聚乳酸纤维表面的驱蚊精油层构成,中层驱蚊层由具有多个孔隙的基体层以及设置在孔隙内的驱蚊颗粒构成,基体层由Lyocell纤维制成;及采用上述可降解驱蚊虫非织造材料制成的驱蚊型日用纺织品;本实用新型的非织造材料能够兼具可降解功能、持久驱蚊特性以及形态保持良好功能,且对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用纺织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驱蚊虫的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可降解驱蚊虫非织造材料及驱蚊型日用纺织品。
背景技术
夏季蚊虫较多,蚊虫叮咬不仅会使皮肤发红瘙痒,还可能传播多种细菌和病毒,虫蛀也会对材料本身造成损害。
材料主体方面,现有技术中,使用涤纶制作驱蚊虫纺织材料,在自然条件下无法降解;使用全棉水刺无纺布制作的材料变形回复性差,易褶皱;用粘胶和竹纤维制作的水刺无纺布为基料,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驱蚊方式方面,现有技术使用驱蚊精油涂层将驱蚊物质分布在材料表面,驱蚊虫时间短,驱蚊物质易挥发,多用于一次性驱蚊制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兼具可降解功能、持久驱蚊特性以及形态保持良好的非织造材料。
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非织造材料制成的驱蚊型日用纺织品。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降解驱蚊虫非织造材料,所述非织造材料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层驱蚊层、中层驱蚊层和下层驱蚊层;其中,所述上层驱蚊层、所述下层驱蚊层分别由改性聚乳酸纤维制成,所述改性聚乳酸纤维由聚乳酸纤维以及设置在所述聚乳酸纤维表面的驱蚊精油层构成,所述中层驱蚊层由具有多个孔隙的基体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孔隙内的驱蚊颗粒构成,所述基体层由Lyocell纤维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Lyocell纤维、聚乳酸纤维均可商购获得或通过本领域常规方法制备而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上层驱蚊层与所述下层驱蚊层的厚度相同,所述上层驱蚊层与所述中层驱蚊层的厚度之比为1∶2-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且具体的方面,所述上层驱蚊层的厚度为0.3-0.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且具体的方面,所述中层驱蚊层的厚度为1.0-1.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Lyocell纤维的细度为1.5~1.8dtex,湿态强度为34~40cN/tex。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聚乳酸纤维的细度为0.5~0.8dtex。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方面,所述驱蚊精油层由驱蚊精油涂覆在所述聚乳酸纤维表面而形成,所述驱蚊精油为香茅、桉树醇或芳樟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的多个孔隙等间隔地分布在所述基体层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驱蚊颗粒与所述孔隙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技术方案:一种驱蚊型日用纺织品,所述驱蚊型日用纺织品由上述所述的可降解驱蚊虫非织造材料制成。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808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罗茨风机叶轮啮合检验治具
- 下一篇:货箱组件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