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便携式储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78867.5 | 申请日: | 2021-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82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顺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京九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南昌迈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9 | 代理人: | 徐克寒 |
| 地址: | 338004 江西省新余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性能 良好 便携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便携式储能装置,包括装置本体以及外罩,所述外罩的前侧中心处固定设有第一散热架,所述外罩的背侧中心处固定设有第二散热架,所述第一散热架以及第二散热架均由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第一导热架以及第二导热架构成,所述第一导热架以及第二导热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板以及第二支板固定焊接,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本体工作产生热量依次传导至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第一导热架以及第二导热架,第一散热扇与第二散热扇同步对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第一导热架以及第二导热架吹风做散热处理,该储能装置先将内部热量传导至外部,再通过风扇进行吹风散热处理,散热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便携式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电气化生产、电气化交通、电力设备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己经融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电力电子技术己发展成为一门完整的、自成体系的高科技技术,而电源技术隶属于电力电子技术的范畴。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电源装置散热时仅通过风扇吹风进行散热处理,散热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便携式储能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便携式储能装置,包括装置本体以及外罩,所述外罩的前侧中心处固定设有第一散热架,所述外罩的背侧中心处固定设有第二散热架,所述第一散热架以及第二散热架均由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第一导热架以及第二导热架构成,所述第一导热架以及第二导热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板以及第二支板固定焊接,所述外罩一端的前侧以及背侧均活动设有第一散热扇,所述外罩另一端的前侧以及背侧均活动设有第二散热扇,且所述第一散热扇与第二散热扇之间呈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嵌入设置在外罩中,所述外罩的四个底角处均固定设有脚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热架以及第二导热架均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导热架以及第二导热架均关于第一支板呈直线排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第一导热架以及第二导热架均为铜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支板与第二支板之间呈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扇与第二散热扇的外侧均固定设有方形架,所述外罩的前侧以及背侧均开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架与方形槽相适配,所述方形架与外罩通过合页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本体工作产生热量依次传导至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第一导热架以及第二导热架,第一散热扇与第二散热扇同步对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第一导热架以及第二导热架吹风做散热处理,该储能装置先将内部热量传导至外部,再通过风扇进行吹风散热处理,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场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散热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示说明:1、装置本体;2、外罩;3、第一散热架;4、第二散热架;5、第一支板;6、第二支板;7、第一导热架;8、第二导热架;9、第一散热扇;10、第二散热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京九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京九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788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芯片散热封装结构模组
- 下一篇:一种智慧城市用的照明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