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TYPE-C连接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76787.6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8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荣仕康精密连接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0;H01R27/00 |
代理公司: | 东莞领航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5 | 代理人: | 曾祥辉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type 连接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TYPE‑C连接器结构,涉及TYPE‑C连接器技术领域,包括连接器壳体,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内壳,且内壳的前表面上端安装有第一TYPE‑C端子,所述内壳的前表面下端安装有第二TYPE‑C端子,所述第一TYPE‑C端子和第二TYPE‑C端子的一端均焊接有PCB板,其中一个所述PCB板的上表面连接有若干个长PIN针,另一个所述PCB板的上表面连接有若干个短PIN针,所述长PIN针的中部套接有长PIN针固定板,所述短PIN针套接有短PIN针固定板。本设计在生产时,可以根据客户需求,通过选择性配置24根或16根PIN针,24根PIN针中,包括8根充电PIN针、8根信号PIN针以及8根数据传输PIN针,16根PIN针中,包括8根充电PIN针和8根信号PIN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TYPE-C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层TYPE-C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USB TYPE-C母座接口由于PIN针引脚密集较多,快充功能的USB TYPE-C母座接口PIN针引脚有16根,全功能的USB TYPE-C母座接口PIN针引脚有24根,如需要两个叠加式双层快充功能的USB TYPE-C母座接口PIN针引脚则需要32根,如需要两个叠加式双层全功能的USB TYPE-C母座接口PIN针引脚则需要48根,由于叠加式的双层USB TYPE C母座连接器PIN针引脚密集较多技术难度较大,市场上没有综上所述的两种叠加式的双层USBTYPE C母座连接器,所以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TYPE-C连接器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双层TYPE-C连接器结构,包括连接器壳体,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内壳,且内壳的前表面上端安装有第一TYPE-C端子,所述内壳的前表面下端安装有第二TYPE-C端子,所述第一TYPE-C端子和第二TYPE-C端子的一端均焊接有PCB板,其中一个所述PCB板的上表面连接有若干个长PIN针,另一个所述PCB板的上表面连接有若干个短PIN针,所述长PIN针的中部套接有长PIN针固定板,所述短PIN针套接有短PIN针固定板,所述短PIN针和长PIN针的下端插接有PIN针插接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若干个所述短PIN针和长PIN针的数量一致,具体为24根或16根,24根PIN针中,包括8根充电PIN针、8根信号PIN针以及8根数据传输PIN针,16根PIN针中,包括8根充电PIN针和8根信号PIN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TYPE-C端子和第二TYPE-C端子的另一端均插接有金属保护壳,所述内壳的前表面位于与金属保护壳相对应处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金属保护壳与安装孔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壳与连接器壳体相适配,所述内壳与连接器壳体为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内壳的两侧面位于与卡块相对应处均开设有滑动安装槽,所述卡块与滑动安装槽相适配,所述卡块与内壳为卡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PCB板的上表面位于与短PIN针和长PIN针相对应处均开设有PIN针插孔,所述PIN针插孔与短PIN针和长PIN针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PIN针插接板为阶梯型,所述PIN针插接板的上表面位于与短PIN针和长PIN针相对应处均开设有PIN针固定槽,所述PIN针固定槽与短PIN针和长PIN针相适配,所述PIN针插接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卡块,所述PIN针插接板与连接器壳体为卡合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TYPE-C连接器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一种双层TYPE-C连接器结构,本设计通过采用双层TYPE-C端子结构设计,使得本设计可以更大程度的满足客户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荣仕康精密连接器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荣仕康精密连接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767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样筒测试漏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装配的眼镜及眼镜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