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压缩机入口压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76124.4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77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曹然信;陈文仓 | 申请(专利权)人: | 濮阳市盛源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16 | 分类号: | F04B39/16;F04B39/12;F04B4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智多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70 | 代理人: | 马士腾 |
地址: | 457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压缩机 入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压缩机入口压油装置,包括气液分离罐、进气罐一、进气罐二、压缩机和原料罐,循环气进入至气液分离罐内,气液分离罐分别与进气罐一、进气罐二相连通,进气罐一、进气罐二同时与压缩机相连通,气液分离罐、进气罐一、进气罐二的液体经过管道进入至原料罐内;本实用新型降低压缩机带液运行,提高循环氢量增大氢油比,提高生产量,减少维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压缩机入口压油装置。
背景技术
循环压缩机进气量来自V-302气液分离罐顶,因循环压缩机进气量达62Nm3/min,致使进气分离罐V-105(容积2.5m3)不能完全进行气液相分离,导致进入压缩机的循环氢夹带较多的液体进入压缩机,压缩机排气温度设计不得超过90℃,但因带液运行导致排气温度控制在75℃-85℃之间,还导致压缩机震动过大,压缩机进气压力与排气压力差值在0.5Mpa-0.55Mpa之间压差较高。从而影响压缩机运行效率和生产量运;使得压缩机运行周期短影响生产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压缩机入口压油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压缩机入口压油装置,包括气液分离罐、进气罐一、进气罐二、压缩机和原料罐,循环气进入至气液分离罐内,气液分离罐分别与进气罐一、进气罐二相连通,进气罐一、进气罐二同时与压缩机相连通,气液分离罐、进气罐一、进气罐二的液体经过管道进入至原料罐内;
循环气通过入气管进入至气液分离罐内,同时气液分离罐顶部通过出气管分别与进气罐一、进气罐二相连通,气液分离罐底部通过分离罐排液管与原料罐相连通,分离罐排液管上设置分离罐阀门一;
所述出气管与出气次管一和出气次管二相连通,出气次管一上设置出气管阀门一,出气管阀门一用于控制气体经过出气次管一进入至进气罐二,出气次管二上设置出气管阀门二,出气管阀门二用于控制气体经过出气次管二进入至进气罐一;
所述出气次管一与进气罐二一侧相连通,出气次管二与进气罐一一侧相连通;
进气罐二的底部与气罐出液管二上端入口和气罐出气管二上端入口相连接,气罐出液管二上设置排液阀一,排液阀一靠近进气罐二,气罐出液管二下端出口与输液主管相连通,气罐出气管二下端出口与压缩机相连通;
所述进气罐一的底部与气罐出液管一上端入口和气罐出气管一上端入口相连接,气罐出液管一上设置排液阀二,排液阀二靠近进气罐一,气罐出液管一下端出口与输液主管相连通,气罐出气管一下端出口与压缩机相连通。
所述出气次管二通过液相管一与气罐出液管一相连通,液相管一的入口端位于靠近进气罐一入口的位置处,液相管一的出口端位于排液阀二下部位置处。
所述出气次管一通过液相管二与输液主管相连通,输液主管上设置单向阀,液相管二入口端靠近进气罐二一侧,液相管二出口端位于单向阀一侧并且液相管二出口端位于靠近气罐出液管二出口端的一侧。
所述输液主管上设置阀门二,阀门二位于单向阀一侧且阀门二靠近原料罐,输油主管的出口端与原料罐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降低压缩机带液运行,提高循环氢量增大氢油比,提高生产量,减少维修成本;压缩机带液降低了85%(根据改造前后压缩机排气罐排液量计算),排气温度控制降低到60℃-68℃之间,压缩机震动减小,压缩机进气压力与排气压力差值在0.3Mpa-0.35Mpa之间;从而提高了压缩机运行效率,和生产量,年节约维修费用3万元。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濮阳市盛源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濮阳市盛源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761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