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质钻杆扶正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75088.X | 申请日: | 2021-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98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占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奥宇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662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质 钻杆 扶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质钻杆扶正器,包括扶正器本体,该扶正器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钻杆母扣的连接公扣,另一端设置有连接钻杆公扣的连接母扣,所述扶正器本体表面设置有扶正结构;所述扶正结构采用条形的扶正带螺旋缠绕在所述扶正器本体表面而成,且所述扶正结构表面设置有螺旋的导流槽。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扶正带缠绕在扶正器本体上起到钻杆的扶正效果,较现有的扶正器,表面摩擦力更小,减少了对钻孔孔壁的摩擦,提高了钻孔轨迹的稳定性,且有利于保护孔壁;采用螺栓固定扶正带,可根据需求更换不同规格的扶正带,也可在扶正带磨损后便捷更换,降低了扶正器的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钻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质钻杆扶正器。
背景技术
煤矿抽采一般采用的钻杆直径为63-73mm,钻出孔径为100mm的钻孔,由于钻杆与孔壁之间的环空间隙增大,导致钻研实际轨迹容易偏离设计轨迹。因此需要在钻杆外侧间隔设置扶正器,以提高钻杆的稳定性,确保钻孔轨迹的稳定。现有的扶正器表面多采用与钻杆表面形状一致的螺旋状扶正翼,在实际钻孔时,由于扶正翼与钻孔孔壁之间存在的摩擦较大,容易引起孔壁坍塌;且现有的扶正器多采用一体型结构,若扶正翼出现磨损,则需要整体更换扶正器,成本较高。基于此,申请人提出一种表面摩擦小且使用成本低的扶正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地质钻杆扶正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减小了表面摩擦力,从而减少了钻孔过程中对孔壁的不良影响,同时降低了扶正器的使用成本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质钻杆扶正器,包括扶正器本体,该扶正器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钻杆母扣的连接公扣,另一端设置有连接钻杆公扣的连接母扣,所述扶正器本体表面设置有扶正结构;
所述扶正结构采用条形的扶正带螺旋缠绕在所述扶正器本体表面而成,且所述扶正结构表面设置有螺旋的导流槽。
作为优选,所述扶正带上设置有多个定位螺钉,所述定位螺钉自所述扶正带外表面穿入所述扶正器本体内。
作为优选,所述扶正带上对应所述定位螺钉成型有沉孔。
作为优选,所述扶正带的截面为等腰梯形,且所述扶正带螺旋缠绕在所述扶正器本体表面后,形成多个螺旋圈层,相邻螺旋圈层的扶正带的底边紧密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扶正带截面的上底宽度为8mm,下底宽度为10mm,且高度为15mm-25mm。
作为优选,所述扶正带为钢带。
作为优选,所述扶正带的下端外表面成型有延伸至端头处的斜坡,使得所述扶正带下端厚度小于扶正带的中间厚度。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采用扶正带缠绕在扶正器本体上起到钻杆的扶正效果,较现有的扶正器,表面摩擦力更小,减少了对钻孔孔壁的摩擦,提高了钻孔轨迹的稳定性,且有利于保护孔壁;
2、采用螺栓固定扶正带,可根据需求更换不同规格的扶正带,也可在扶正带磨损后便捷更换,降低了扶正器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奥宇矿山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奥宇矿山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750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板抓取自控取放的吊爪机构
- 下一篇:一种自动安平扫平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