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绵道路的初期雨水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75078.6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33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贤春;莫超群;李向辉;邹镁;蒋晓松;蔡青;田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C02F9/02;C02F101/30;C02F101/32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刘伊旸;周晓艳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道路 初期 雨水 预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绵道路的初期雨水预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池以及可活动设置在预处理池中的内筒,在内筒中设置一级过滤区,在内筒外壁与预处理池内壁之间设置二级过滤区,在两个过滤区的底部均设置过滤层;在内筒底部设有用于连通两个过滤区的过水孔,而顶部设置可活动式过滤网,在过滤网的周边外侧设置吸油棉,在内筒上高于过滤网的位置设置雨水入口,而低于过滤网的位置设置用于连通两个过滤区的第一溢流口,在二级过滤区的顶部设置用于连通二级过滤区和下凹式绿地的第二溢流口,在过滤网上方高于第二溢流口的位置设置可活动式盖板。本技术有效减少雨水中的机动车油、大颗粒杂物及悬浮物,降低后续处理中的污染负荷,便于后期管理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排水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与海绵城市道路雨水系统配合使用的初期雨水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城市建筑大多具有下垫面过硬的特点,路面排水直接进入市政管网中,不仅加重了市政污水处理厂的负担,而且不利于涵养地下水,下暴雨时,大量雨水涌入地面径流,还容易引起内涝。为了缓解上述问题,“海绵城市”这一理念应运而生,而海绵道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全新的城市道路最看重的是自然渗透效果。通过改变路面铺装材料、在道路两旁设置下凹式绿地或生态边沟等方式,从源头将雨水截留下来后“渗入地下”,具体过程为:下雨初期的雨水降落至地面后,通过路面径流直接进入下凹式绿地或生态边沟中,大部分雨水经过渗透层时被绿化带吸收,剩余的雨水则通过雨水口排出。其好处在于,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减少从水泥路面汇集到市政管网里的水量,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同时提高土壤的渗透能力,涵养地下水,补充地下水的不足,还能通过土壤净化水质,改善城市微气候。
虽然这类海绵道路极大地改善了城市道路环境,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例如:初期雨水在降落过程中吸附了空气中和路面上的大量污染物,空气中的污染物包括酸性气体、汽车尾气、粉尘等,路面上的污染物包括机动车汽油、降尘、垃圾等,因此,当雨水被直接排入下凹式绿地或生态边沟时,极容易造成绿化带内垃圾堆积、影响绿地植物生长、城市景观破坏等问题。同时,无法被绿化带消纳的污染物直接排入道路雨水系统中会污染天然水体且无法实现二次利用。
综上所述,初期雨水在进入下凹式绿地或生态边沟之前最好先进行预处理,以降低雨水中的污染负荷,使城市道路环境更加干净整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初期雨水预处理后排入下凹式绿地或生态边沟中的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绵道路的初期雨水预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池以及设置在所述预处理池中的内筒,所述内筒中设置一级过滤区,所述内筒外壁与预处理池内壁之间设置二级过滤区;
在所述内筒的底部设置过水孔,用于连通一级过滤区和二级过滤区,在所述一级过滤区的底部设置过滤层,而顶部设置可活动式的过滤网,在所述内筒上高于过滤网的位置处设置雨水入口,所述内筒上低于过滤网的位置处设置第一溢流口,用于连通一级过滤区和二级过滤区,在所述二级过滤区的底部设置过滤层,而顶部设置第二溢流口,用于连通二级过滤区和下凹式绿地/生态边沟。
优选地,所述内筒与预处理池间采用可活动式连接,以便于对内筒的定期清洗以及对滤料的定期更换。
优选地,所述过滤网的规格不大于25目。所述过滤网主要用于拦截初期雨水中的大颗粒固体杂质,可活动式的结构设计便于后期人工定期清理以及更换滤网;所述过滤网的目数可根据实际应用中当地初期雨水的固体杂质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优选地,在所述过滤网的周边外侧设置吸油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吸油区由吸油棉制成,该吸油棉具有良好的亲油性及疏水性,主要用于吸附初期雨水中混杂的机动车油成分,由于油质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水体流动时会推动油质往四周堆积,因此将吸油棉布置在周围位置处更便于吸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750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塑机下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市政工程维护用淤泥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