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然排放雨水的填埋场坝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74902.6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18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接;权龙杰;殷笑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00 | 分类号: | E02B7/00;E03F3/04;E02B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梁斌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 排放 雨水 填埋场坝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然排放雨水的填埋场坝体结构,用于山地型填埋场,其包括坝体、预埋管、截洪沟、填埋库区和填埋物;坝体设置在山脚处;填埋库区和坝体连接,填埋库区从其与坝体的连接处顺着山地型填埋场的地势向高处延伸;填埋物在填埋库区内堆积,并在高出坝体顶部标高的山坡上开挖有多条呈C字型布置的截洪沟;填埋物上覆盖有一层方便引导雨水排放的覆盖膜;预埋管埋进坝体中,进入到填埋库区内的雨水在覆盖膜的引导下流向坝体,然后通过预埋管向外排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安全可靠,适用于山地型填埋场,消除临时泵抽排雨水的情况,从而减少人力成本,减少耗能及增加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然排放雨水的填埋场坝体结构,适用于山地型填埋场,用于填埋场内的雨水自然排放。
背景技术
山地型填埋场,一般在自然地形较低一侧设置坝体,形成初设库容。而设置坝体后,库区形成了类似堰塞湖形式,阻挡了该区域雨水的流向。正常情况下,采用截洪沟+临时泵抽排的形式将库区内的雨水进行导排。而填埋场占地较大,其汇集的雨水采用临时泵抽排,不仅耗时耗力,如果处理不及时,则可能导致雨水与填埋场内填埋物混合形成废水,造成污染或则增加污水处理量的情况。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自然排放雨水的填埋场坝体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自然排放雨水的填埋场坝体结构,从而消除临时泵抽排雨水的情况,减少人力成本,减少耗能及增加管理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然排放雨水的填埋场坝体结构,用于山地型填埋场,其特征在于:本填埋场坝体结构包括坝体、预埋管、截洪沟、填埋库区和填埋物;所述坝体设置在山脚处;所述填埋库区和坝体连接,填埋库区从其与坝体的连接处顺着山地型填埋场的地势向高处延伸;所述填埋物在填埋库区内堆积,并在高出坝体顶部标高的山坡上开挖有多条呈C字型布置的截洪沟;所述填埋物上覆盖有一层方便引导雨水排放的覆盖膜;所述预埋管埋进坝体中,进入到填埋库区内的雨水在覆盖膜的引导下流向坝体,然后通过预埋管向外排出。
优选的,高于坝体顶的雨水通过截洪沟导排,所有截洪沟内的雨水汇流至坝体两端处外排。
优选的,多条截洪沟沿着地势逐渐升高而布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合理,安全可靠,适用于山地型填埋场,消除临时泵抽排雨水的情况,从而减少人力成本,减少耗能及增加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坝体1、预埋管2、截洪沟3、填埋库区4、填埋物5、覆盖膜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然排放雨水的填埋场坝体结构,用于山地型填埋场,其包括坝体1、预埋管2、截洪沟3、填埋库区4和填埋物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749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裹式气压止血带内衬
- 下一篇:电缆终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