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流速腰大池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74884.1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3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典慧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肖 |
地址: | 10007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流速 腰大池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流速腰大池引流装置,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腰大池引流的引流速度无法精确调控的问题,该可调节流速腰大池引流装置引流组件,引流组件包括流量调节器,流量调节器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内设置有供流体通过的穿孔和与穿孔相连通的连接孔,其中,穿孔穿过第一部件的横截面设置,连接孔竖向设置,第二部件上设置有与连接孔相适配的挤压杆,挤压杆的顶端能够向伸入或向伸出穿孔的方向移动以调节挤压杆的顶部与穿孔间所形成流道的间隙大小。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流速腰大池引流装置,在保持穿刺部位与流量调节器相对高度时能够有效地控制腰大池引流的速度和流量,且不受患者体位限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流速腰大池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腰大池持续引流是指从蛛网膜下腔腰大池处将脑脊液持续不断地引流到体外的密闭、无菌的技术,常应用于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且不同疾病的引流速度略有不同。
目前国内临床上控制腰大池引流速度主要通过调节引流袋或引流管的高度、调节三通引流装置来控制腰大池引流的流速及流量,其中,引流袋或引流管的高度是相对患者而言,因此对于患者体位要求较为严格,而患者由于身体不适,依从性一般较差,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长期维持一个体位较为不适。特别是这些调节方法都相对粗略,引流速度不能维持恒定,无法对引流速度进行精确控制,容易造成引流速度过快或引流量过多导致低颅压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流速腰大池引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腰大池引流的引流速度无法精确调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流速腰大池引流装置,在保持穿刺部位与流量调节器相对高度时能够有效地控制腰大池引流的速度和流量,且不受患者体位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流速腰大池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组件,所述引流组件包括流量调节器,所述流量调节器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内设置有供流体通过的穿孔和与所述穿孔相连通的连接孔,其中,所述穿孔穿过所述第一部件的横截面设置,所述连接孔竖向设置,所述第二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相适配的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顶端能够向伸入或向伸出所述穿孔的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挤压杆的顶部与所述穿孔间所形成流道的间隙大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穿孔在所述第一部件内向远离所述连接孔的一侧弯曲呈弧形;所述穿孔的内径由靠近所述连接孔的部分分别向所述第一部件的外侧逐渐扩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所述第一部件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穿孔的两侧出口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挤压杆为圆柱形,所述挤压杆的顶端为半球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所述连接孔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套,在所述挤压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套,在所述第一密封套内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在所述第二密封套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挤压杆通过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配合与所述连接孔密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所述第二部件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一部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部件通过所述第二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相配合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在所述第二部件顶盖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线,在所述第一部件外侧设置有指示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所述第二部件顶部的内侧设置有卡扣,在所述第一部件的顶部设置有卡台,所述卡台能够卡于所述卡扣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穿刺组件和集液装置,所述引流组件还包括第一引流管、第二引流管和引流瓶,所述引流瓶的底端分别连接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并通过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分别连接所述集液装置和所述穿刺组件,所述流量调节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引流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748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转辙机的动静接点组
- 下一篇:一种新生儿综合重症护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