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板厚度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73964.5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24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伟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6 | 分类号: | G01B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板 厚度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板厚度检测系统,属于机器视觉技术领域。该钢板厚度检测系统,包括:底座,设置于地面上;竖直导轨机构,设置于底座上;以及,厚度检测装置,设置于竖直导轨机构上并与竖直导轨机构滑动连接;其中,厚度检测装置包括防护罩体和设置于防护罩体内的线激光双目立体相机,线激光双目立体相机的摄取方向朝向待测钢板的侧面,线激光双目立体相机能够获取并处理发射到待测钢板上激光线的图像以得到待测钢板的厚度信息。本实用新型的钢板厚度检测系统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实现了热轧钢板的非接触自动化检测,检测效率高,误差少,且节约了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视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板厚度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热轧钢板的厚度检测大部分采用的仍是人工检测方式,具体检测过程为:经热轧机处理的钢板通过滚轮传送带传送至指定位置后停下来,身穿防热服的钢厂操作工人快速走到滚轮传送带旁,通过厚度检测夹具测量钢板的厚度,之后再次启动滚轮传送带将钢板传送至下一道加工工序。这种人工检测方式存在检测效率低,检测结果误差多,且检测时钢板温度在1100℃-1300℃之间,工人长期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对人体伤害较大。因此,急需一种非接触的自动化钢板厚度检测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板厚度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人工检测方式存在的检测效率低且检测结果误差多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板厚度检测系统,包括:
底座,设置于地面上;
竖直导轨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以及,厚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竖直导轨机构上并与所述竖直导轨机构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厚度检测装置包括防护罩体和设置于所述防护罩体内的线激光双目立体相机,所述线激光双目立体相机的摄取方向朝向待测钢板的侧面,所述线激光双目立体相机能够获取并处理发射到所述待测钢板上激光线的图像以得到所述待测钢板的厚度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激光双目立体相机包括视觉处理器,与所述视觉处理器连接的线激光器、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以预设距离相对设置,所述线激光器发射激光线到所述待测钢板上,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拍摄所述待测钢板上激光线的图像,所述视觉处理器处理所述待测钢板上激光线的图像得到所述待测钢板的厚度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激光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连线的中垂线上,且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9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厚度检测装置还包括降温模块,所述降温模块设置于所述防护罩体内并位于所述线激光双目立体相机的背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降温模块采用水冷散热机构或者相变材料散热机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罩体从外到内依次为保护外壳和隔热层,所述隔热层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玻璃纤维、石棉、高硅氧棉、气凝胶毡或者真空隔热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罩体上开设有视窗,所述线激光双目立体相机透过所述视窗获取发射到所述待测钢板上激光线的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竖直导轨机构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直线导轨,竖直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以及,滑动连接件,设置于所述防护罩体的背部并与所述直线导轨滑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线导轨的底端距离地面的高度为20cm~40cm,所述直线导轨的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20cm~140c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板厚度检测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线激光双目立体相机连接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待测钢板的厚度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伟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伟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739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定向耦合器
- 下一篇:矿用提升机液压制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