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乒乓球训练用简易式自动发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73225.6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61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吴丽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翊动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69/40 | 分类号: | A63B69/40;A63B47/02;A63B102/08 |
代理公司: | 郑州智多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70 | 代理人: | 马士腾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乒乓球 训练 简易 自动 发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乒乓球训练用简易式自动发球装置,包括收球斗,所述收球斗的内侧设置有上球箱,且收球斗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收球斗的顶端设置有防护网罩,所述上球箱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且上球箱的顶端连接有上球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收球斗、防护网罩、上球箱、送球轮和上球管,飞出的乒乓球在防护网罩的拦截下和风机的吸附下,滚落到收球斗中,并落在上球箱中,第一电机通过转轴带动送球轮转动,送球轮在转动时通过扇叶带动乒乓球移动,并推动乒乓球进入上球管中,从而通过波纹管以及连接管进入到发球箱中,被再次发出,使乒乓球可循环使用,便于运动员持续练球,有效解决了发球装置无法回收乒乓球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训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乒乓球训练用简易式自动发球装置。
背景技术
乒乓球为中国国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包括进攻、对抗和防守,比赛分团体、单打、双打等数种,在乒乓球的日常练习中,通常需要陪练人员来为训练员进行模拟训练,训练科目中会有一项专门锻炼发球的项目,传统的练习是由陪练员来发球,以让训练员得到练习,这种练习方式需要浪费人力,而目前市面上已有一种乒乓球自动发球机,可以自动发出乒乓球,以供训练员练习。
现有用于乒乓球练习的发球装置,只能发球,而无法将发出的球收回,且需要运动员手动将球放回至发球装置中,导致发球装置的实用性差,且目前的发球装置角度调节操作复杂,调节时间长,且调节时无法发球,使得无法根据乒乓球落地位置而进行对比调整。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乒乓球训练用简易式自动发球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发球装置无法回收乒乓球和发球装置角度调节操作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乒乓球训练用简易式自动发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乒乓球训练用简易式自动发球装置,包括收球斗,所述收球斗的内侧设置有上球箱,且收球斗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收球斗的顶端设置有防护网罩,所述上球箱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且上球箱的顶端连接有上球管,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送球轮,所述上球管的顶端设置有波纹管,且上球管的外壁安装有风机,所述上球管的外壁位于风机的上方设置有调节座,所述波纹管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端设置有发球箱,且连接管的外壁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连接管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调节座的内侧设置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的内侧设置有螺栓,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齿轮盘,所述第一齿轮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齿轮盘,所述第二齿轮盘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端设置有球桌,且收球斗与球桌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风机的外侧设置有外罩,所述发球箱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与收球斗通过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网罩与收球斗通过滑轮活动连接,所述风机与上球管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外壁设置有弹簧,所述调节板与调节座通过卡合槽卡合连接,且螺栓与调节座通过螺纹槽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盘与第二齿轮盘啮合,所述连接杆与第一齿轮盘、第二齿轮盘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且第二齿轮盘焊接在发球箱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收球斗、防护网罩、上球箱、送球轮和上球管,飞出的乒乓球在防护网罩的拦截下和风机的吸附下,滚落到收球斗中,并落在上球箱中,第一电机通过转轴带动送球轮转动,送球轮在转动时通过扇叶带动乒乓球移动,并推动乒乓球进入上球管中,从而通过波纹管以及连接管进入到发球箱中,被再次发出,使乒乓球可循环使用,便于运动员持续练球,有效解决了发球装置无法回收乒乓球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翊动教学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翊动教学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732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变式传感器
- 下一篇:多列机伺服电机切断机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