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质净化溢流堰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68906.3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02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刚;陈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利环保(重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E02B7/16;E02B8/0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林 |
地址: | 40005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质 净化 溢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质净化溢流堰,其包括上游铺盖段、生态净化溢流堰段和消力池段;上游铺盖段的下游与生态净化溢流堰段连接,生态净化溢流堰段下游与消力池段连接,生态净化溢流堰段高于上游铺盖段、消力池段;生态净化溢流堰段包括若干依次分布的净化槽,若干净化槽中的第一个净化槽具有进水口,若干净化槽中的最后一个净化槽具有出水口;净化槽具有开口,进入第一个净化槽的水依次流过每个净化槽;净化槽内具有净化水质的填料;本实用新型增加溢流堰的水质净化功能性,减少工程占地,节约电力消耗,方便管理,根据中小型河道溢流堰的结构特点,并结合了砾石床净化技术,不仅满足抬高水位形成水景观的功能,同时可净化水质解决水污染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质净化溢流堰,用于净化河道水质,形成景观水面,特别适用于中小河道的综合治理。
背景技术
为了抬高水位形成景观水面,当前中小河道多采用小型溢流堰作为挡水建筑物。河道小型溢流堰多采用砌石或钢筋混凝土结构,仅用于抬高上游水位,形成景观水面,但不具备净化水质的功能。
生态砾石床是一种以生态砾石为填料的自然复氧型生态砾石接触氧化技术,特别适用于自然景观水体、河流、湖泊的水质净化。而生态砾石床在中小河道治理中通常布置在堤岸边坡,以水泵引水作为取水来源,不仅占用岸坡空间,而且水泵长时间运行,电力消耗大,且需要专人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质净化溢流堰,根据中小型河道溢流堰的结构特点,并结合生态砾石床净化技术,满足抬高水位形成水景观的功能,同时可净化水质解决水污染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水质净化溢流堰包括上游铺盖段、生态净化溢流堰段和消力池段;所述上游铺盖段承接上游河道,所述上游铺盖段的下游与生态净化溢流堰段连接,所述生态净化溢流堰段下游与消力池段连接,所述生态净化溢流堰段高于上游铺盖段、消力池段;所述生态净化溢流堰段包括若干依次分布的净化槽,若干净化槽中的第一个净化槽具有进水口,若干净化槽中的最后一个净化槽具有出水口;所述净化槽具有开口,进入第一个净化槽的水依次流过每个净化槽;所述净化槽内具有净化水质的填料。
河道水流基流经上游铺盖段在生态净化溢流堰段形成1~1.5m水深,河水经生态净化溢流堰段进水口进入净化槽,经人填料对河道水质进行净化,再经净化槽排水口排入消力池段进行消能,最终排入河道。
为了起防冲连锁作用,所述上游铺盖段前端具有深齿墙。
为了进一步对河道水质进行净化,在所述净化槽内,所述填料的底部布置有管式曝气管(采用管式曝气复氧技术)。
作为优选,所述填料为人工砾石、天然砾石、沸石、火山岩陶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所述净化槽由底板、墙体、盖板构成。
具体地,所述消力池段的消力池为下挖式。
具体地,所述上游铺盖段、生态净化溢流堰段和消力池段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消力池段的底部具有斜坡式连阶段。
为了防止渗透,所述上游铺盖段和生态净化溢流堰段连接处、所述生态净化溢流堰段和消力池段连接处均具有橡胶止水带。
本实用新型增加溢流堰的水质净化功能性,减少工程占地,节约电力消耗,方便管理,根据中小型河道溢流堰的结构特点,并结合了生态砾石床净化技术,不仅满足抬高水位形成水景观的功能,同时可净化水质解决水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净化槽示意图。
图3为净化槽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利环保(重庆)有限公司,未经中利环保(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689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