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动态吸能功能的座椅调角器下连接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66843.8 | 申请日: | 2021-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97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鄢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格纳座椅研发(重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B60N2/4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谭小容 | 
| 地址: | 401133 重庆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功能 座椅 调角器下 连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动态吸能功能的座椅调角器下连接板,包括座椅调角器下连接板本体。座椅调角器下连接板本体上端设置有调角器安装孔,下端设置有座框侧板安装孔,在调角器安装孔与座框侧板安装孔之间的两侧均设置有折弯。折弯是通过冲压工艺一体成型的弧形槽结构,折弯的槽宽均由里向外逐渐增大,折弯以调角器安装孔中心为圆心呈弧形延伸。设置折弯的目的是让座椅调角器下连接板本体变形吸能,靠背骨架、座框侧板刚住,不左右倾斜。两个折弯之间留有间隔是为了避免折弯过长,折弯过长会降低座椅调角器下连接板本体的强度。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特点,在汽车碰撞过程中能动态吸能,有效减小碰撞对驾乘人员造成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动态吸能功能的座椅调角器下连接板。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一旦发生前碰撞,前排驾乘人员很容易受到行李箱的惯性作用的伤害,也称为“前排行李箱动态碰撞”。传统座椅调角器下连接板的调角器安装孔与座框侧板安装孔之间的位置是一个直板,在动态碰撞事故中不能起到碰撞吸能的作用,容易造成驾乘人员伤害。为了降低汽车碰撞造成的伤害,汽车制造商们开始研制能够动态吸能的座椅,比如在座椅调角器下连接上另外增加吸能板,或者在座椅调角器下连接板上增设各种弱化孔。
对于在调角器下连接上增加吸能板的设计,增加了零件数量,还需要对吸能板进行安装固定,制造及安装复杂;同时增设的吸能板在正常行驶过程中,与调角器下连接板之间容易引起摩擦异响。对于在调角器下连接板上增设弱化孔的设计,弱化孔的吸能效果不佳,在碰撞中对驾乘人员的保护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有动态吸能功能的座椅调角器下连接板,在汽车碰撞过程中能动态吸能,减小碰撞对驾乘人员造成的伤害,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有动态吸能功能的座椅调角器下连接板,包括座椅调角器下连接板本体,座椅调角器下连接板本体上端设置有调角器安装孔,下端设置有座框侧板安装孔,在座椅调角器下连接板本体的前、后两侧的中部均设置有折弯,所述折弯是通过冲压工艺一体成型的弧形槽结构,所述折弯的槽宽均由里向外逐渐增大,所述折弯以调角器安装孔的中心为圆心呈弧形延伸,两个折弯之间留有间隔。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当与前车发生碰撞时,座椅会受到一个向后的冲击力,座椅调角器下连接板本体前端扩张后端溃缩变形吸能,当与后车发生碰撞时,座椅会受到一个向前的冲击力,座椅调角器下连接板本体前端溃缩后端扩张变形吸能,两种吸能方式均减小了靠背骨架上端的前后位移量,使靠背骨架晃动幅度小,从而减小碰撞对驾乘人员造成的伤害。
上述方案中:所述后侧中部的折弯的长度和槽宽均大于前侧中部的折弯,座椅调角器下连接板本体上还设置有供靠背扭杆簧勾挂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位于后侧中部折弯的下方,并与后侧中部折弯的延伸方向一致。通常,调角器下连接板后侧需要的吸能效果大于前侧的吸能效果,采用后侧增设条形孔,该条形孔除了作为靠背扭杆簧的勾挂孔,还具有一定的吸能作用,与后侧中部的折弯共同作用从而有效减小碰撞对驾乘人员造成的伤害。
上述方案中:前侧中部折弯的弧形槽、后侧中部折弯的弧形槽,一个朝左、一个朝右,两个折弯发生扩张或溃缩变形的方向相反,便于保持座椅调角器下连接板本体的稳定性。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座椅调角器下连接板本体上还冲有一条弧形加强筋,所述弧形加强筋前后贯通并沿着两个折弯的下边缘设置,设置折弯会影响座椅调角器下连接板本体的强度,而加设加强筋有利于消除折弯对座椅调角器下连接板本体的不利因素,保证调角器下连接板本体的强度。
上述方案中:两个所述折弯距离调角器安装孔中心的弯曲半径相同,不同弧线上的两个折弯发生变形难于同一弧线上的两个折弯,所以同一弧线上的两个折弯的吸能效果会优于不同弧线上的两个折弯的吸能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格纳座椅研发(重庆)有限公司,未经麦格纳座椅研发(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668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T型铣刀
- 下一篇:气流粉碎机上的气动出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