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结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20766721.9 申请日: 2021-04-15
公开(公告)号: CN215301753U 公开(公告)日: 2021-12-28
发明(设计)人: 卢阳;金可;周火明;于江;万丹;张乾柱;闫建梅;胡月;石劲松;刘文祥;赵姹;郭天雷;张怡;孙昆;倪鸣 申请(专利权)人: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主分类号: A01G9/02 分类号: A01G9/02;A01G9/029;A01G17/00;A01G20/00;E02D29/02
代理公司: 重庆萃智邦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1 代理人: 文怡然
地址: 430010 ***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库区 消落带 生态 修复 结构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落带的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结构。包括反坡种植平台、挡土墙、水平种植槽、土工格栅,所述反坡种植平台是沿等高线进行水平阶整地,形成水平阶位外高内低的平台;沿反坡种植平台的前侧面修砌所述挡土墙,形成挡土坎,所述反坡种植平台上至少形成一道挡土坎,在所述挡土坎内开挖形成水平种植槽,在水平种植槽两侧设置土工格栅;所述挡土墙与挡土坎的界面之间铺设防水土工膜。本发明建立了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综合体系,阐明了消落带植物配置模式和不同坡度保水固土的工程措施,提出了适用于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落带的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库区消落带是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的过度地带,生态修复是改善库区环境、稳坡护岸和降低污染物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消落带生态治理多集中于三峡库区,通过耐水淹植物选培和季节性淹水试验,已筛选出多种水淹能力较强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根据消落带地形地貌特征,辅助保水固土等工程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库区生态环境,建立了库岸生态屏障。然而,干热河谷干旱少雨,消落带土壤水分匮乏,植被退化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是我国长江中上游生态恢复的重难点地区。干热河谷消落带经水淹后,原有的乡土植物很难适应淹水环境逐步死亡。适应于三峡等库区消落带生长的植被耐旱程度一般,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修复的成功模式用于干热河谷时面临着巨大挑战。基于干热河谷消落带特殊的气候环境,适宜作为植物修复的物种应具备既耐旱又耐淹的“两栖习性”,目前物种选培仍存在较大不足。此外,干热河谷库区冲沟发育,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严重,为生态修复带来极大困难。干热河谷水电站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包括:(1)既耐旱又耐淹植物遴选;(2)影响工程措施实施的因子较多,受地形起伏影响较大;(3)可借鉴生态修复模式案例相对较少。以植物修复为主的前提下,采用保水固土工程措施是顺利开展干热河谷库区消落带生态重建的重要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结构,以植物修复为主,配套保水固土工程措施,结合库区消落带特征,建立综合修复的思路,提出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综合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结构,包括反坡种植平台、挡土墙、水平种植槽、土工格栅,所述反坡种植平台是沿等高线进行水平阶整地,形成水平阶位外高内低的平台;沿反坡种植平台的前侧面修砌所述挡土墙,形成挡土坎,所述反坡种植平台上至少形成一道挡土坎,在所述挡土坎内开挖形成水平种植槽,在水平种植槽两侧设置土工格栅;所述挡土墙与挡土坎的界面之间铺设防水土工膜。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反坡种植平台上通过一道挡土墙形成一道对应的挡土坎。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水平种植槽是沿挡土坎的中轴线连续开挖形成。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水平种植槽的横断面成倒梯形,上部宽度为0.45m-0.65m,底部宽度为0.25-0.35m,深度为0.45m-0.55m。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挡土墙由修砌干砌石挡土墙或连续排状打入仿木桩所构成,所述挡土墙至少高出挡土坎10cm;所述防水土工膜在水平方向上连续铺设,所述防水土工膜在高度方向上与挡土墙齐平。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防水土工膜在水平方向上的间断处采用接头重叠的方式。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土工格栅的高度为130mm-160mm,网格尺寸270mm×270mm。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水平种植槽内种植乔木和灌木,土工格栅内种植灌木和草本;乔木灌木和草本的种植比例为1:2:3,乔木株距2.5m-3.5m,灌木株距0.5-1.5m。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乔木为中山杉、水桦、枫杨、桑树、印楝、竹柳;所述灌木为秋华柳、火棘、小金丝竹、戟叶酸模;所述草本为狗牙根、甜根子草、野青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667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