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串联式体外受精培养皿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66426.3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50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饶金鹏;金帆;金敏;封纯;邱枫;毛愉婵;张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千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53 | 代理人: | 吴红斐;吴小丽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联式 体外受精 培养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串联式体外受精培养皿,包括可拼接成一体的至少六个功能块,且相邻两功能块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六个所述功能块上分别设置了卵子拾取区、卵子漂洗区、精卵结合区、受精卵漂洗区、卵裂胚培养区和囊胚培养区。通过将设置了卵子拾取区、卵子漂洗区、精卵结合区、受精卵漂洗区、卵裂胚培养区和囊胚培养区的至少六个功能块串联集成在一起,使得只需1块所述培养皿就能对目前大小、形状、规格各异的多个进口培养皿进行有效替换,完成从精卵体外受精到胚胎培养的全套IVF流程,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ART实验室采用多个培养皿进行体外受精操作存在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且容易出错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方便、经济、高效和安全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外生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串联式体外受精培养皿。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国内符合二孩标准的夫妻大约在9000万对,其中有6000万女性在35岁以上,且伴随着环境污染、工作生活压力大、年龄增大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叠加影响,根据中国人口协会、国家计生委联名发布的《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显示,我国的不孕不育发病率在12.5%—15%,患者人数近4000万。若要实现生育的目的,最为有效的方式是借助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IVF-ET)为代表的辅助生殖技术(artificial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
ART涉及复杂多环节的临床和实验室操作过程,其中,实验室操作部分包括卵子拾取、精液处理、体外授精、卵裂期胚胎培养、囊胚培养等步骤。当前,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用到数目、大小、形状、规格各异的进口培养皿,且需要提前准备(备液)并在皿体(皿盖、皿底)进行相应的身份信息标记。而在各步骤之间,则往往需要将配子或胚胎从一种皿搬运到另一种皿,且必须执行严格的双人核对。
但在ART实验室实际运行过程中处理这么多大小、形状、规格各异的培养皿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购置这么多进口培养皿增加了IVF运行成本。其次,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胚胎师,每次在备液前都需思考、计算不同的患者不同的步骤各需要多少块不同的培养皿,使得备液效率不高,且对于现有的圆形皿,在皿底进行反向标记往往十分费力。而在把配子/胚胎从一种皿转移到另一种皿中时,随着不孕症患者人数的增多,加之操作步骤的繁复,皿与皿之间身份信息核对的工作量随之增大,出错的风险也随之加大。
因此,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ART实验室采用多个培养皿进行体外受精操作存在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且容易出错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串联式体外受精培养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ART实验室采用多个培养皿进行体外受精操作存在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且容易出错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串联式体外受精培养皿,所述培养皿包括可拼接成一体的至少六个功能块,且相邻两功能块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六个所述功能块上分别设置了卵子拾取区、卵子漂洗区、精卵结合区、受精卵漂洗区、卵裂胚培养区和囊胚培养区。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皿呈长方体状,且所述卵子拾取区、所述卵子漂洗区、所述精卵结合区、所述受精卵漂洗区、所述卵裂胚培养区和所述囊胚培养区依次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块至少一侧设有插槽或凸条,相邻两功能块通过所述插槽和所述凸条的卡扣配合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卵子拾取区包括设置在第一个所述功能块上表面上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上设有第一环形壁,所述第一环形壁在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上同轴围合出第二凹槽;第一个所述功能块呈长方体状,且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为圆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卵子漂洗区包括设置在第二个所述功能块上表面上的第三凹槽;第二个所述功能块呈长方体状,且所述第三凹槽为圆形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664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接用辅助工装拉码
- 下一篇:轨道式法兰盘错位对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