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点火线圈内部接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64086.0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56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路兵;高继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12 | 分类号: | H01F38/12;H01F27/34;H01F27/29;H01F27/40;H01F27/32;H01F27/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方文倩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点火 线圈 内部 接地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点火线圈内部接地结构,在点火线圈壳体内设有矽钢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矽钢片上表面通过第一金属弹片连接至与次级接地PIN针,所述矽钢片下表面通过第二金属弹片连接至点火线圈的安装衬套。本实用新型一种点火线圈内部接地结构,结构简单紧凑,安全可靠,便于终检测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点火线圈内部接地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气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上用电执行器的驱动需求不断增加,部分驱动模块由ECU内置演变为用电执行器自带,点火线圈的驱动模块也是如此,自带驱动模块的点火线圈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将驱动模块从ECU中移到点火线圈本体上,一方面可以减少ECU的负荷,降低因点火驱动模块故障的售后索赔金额,同时将驱动模块单独集成在点火线圈本体内,可以增加点火线圈的保护功能,如限流保护、时间保护、温度保护等,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点火线圈的EMC性能。点火线圈本体内增加点火模块,会使点火线圈体积变大,不利于点火线圈在发动机本体上面的布置。
因在点火线圈工作时,点火线圈内部矽钢片上面会产生上千伏的高压,若点火模块针脚离矽钢片较近,那么矽钢片上面的高压可能会击穿矽钢片与模块PIN针之间间隙损伤点火模块,严重的话会使点火模块失效,进而使点火线圈功能失效。所以在产品设计时,应考虑点火模块的布置位置。一般情况,当模块PIN针与矽钢片距离大于3mm,环氧树脂的绝缘强度可以保证矽钢片和模块PIN针之间绝缘性,击穿风险较小。若距离不能满足,则存在矽钢片上高压击穿与点火模块PIN之间间隙损伤点火模块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安全可靠,便于终检测试的点火线圈内部接地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点火线圈内部接地结构,在点火线圈壳体内设有矽钢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矽钢片上表面通过第一金属弹片连接至与次级接地PIN针,所述矽钢片下表面通过第二金属弹片连接至点火线圈的安装衬套。
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
所述点火线圈壳体内设有点火驱动模块。
所述点火线圈壳体一侧设有点火线圈插头,所述次级接地PIN针设于所述点火线圈插头内。
所述矽钢片上设有线包。
所述第一金属弹片和第二金属弹片分别注塑在点火线圈壳体和线包壳体内。
所述点火线圈壳体内灌装环氧树脂。
所述安装衬套为金属衬套,所述安装衬套设于安装边缘壳体上。
所述点火线圈壳体连接有点火线圈接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一种点火线圈内部接地结构,结构简单紧凑,安全可靠,便于终检测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点火线圈接杆,2、点火线圈壳体,3、点火驱动模块,4、点火线圈插头,5、次级接地PIN针,6、环氧树脂,7、第一金属弹片,8、线包,9、矽钢片,10、安装衬套,11、安装边缘壳体,12、第二金属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640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