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C管太阳能热风循环取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63556.1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91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梅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黑金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5/00 | 分类号: | F24D15/00;F24D19/00;F24S10/40;F24S10/7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宋鹤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c 太阳能 热风 循环 取暖 装置 | ||
一种PC管太阳能热风循环取暖装置,包括:太阳能热风单元,太阳能热风单元包括加热管,于加热管内设置有能够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的太阳能板组,太阳能板组与加热管内的气流通过较热换作用对其进行加热并形成热气流。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太阳能热风单元包括有太阳能板组,太阳能板组设置在加热管内,由太阳能板组将光能转换成热能,将加热管内的空气快速加热,升温后的空气再输送至室内,室内的低温气体可以回流至加热管中进行加热,这样就能够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本实用新型中,太阳能热风单元能够直接将太阳光转化为热量,且相对于传统的太阳能取暖器,本实用新型不仅能耗损耗少,而且制热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温度调节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PC管太阳能热风循环取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室内恒温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夏季,可以通过空调制冷的方式使得室内温度维持在26℃-27℃之间,在冬季,则主要是通过集中供暖方式使得室内温度维持在20℃-22℃之间。
在我国,位于南方地区,基本上没有集中供暖,在冬季温度较低时,大多数的家庭都是通过空调加热来提高室温,采用空调取暖的方式,不仅能耗较大,室内升温速度也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一)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能耗较低,同时室温升温速度较快的加热系统,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C管太阳能热风循环取暖装置,该PC管太阳能热风循环取暖装置包括:
太阳能热风单元,所述太阳能热风单元包括有能够使得太阳光透过的加热管,于所述加热管内设置有能够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的太阳能板组,所述太阳能板组与所述加热管内的气流通过较热换作用对其进行加热并形成热气流;
送风管,所述送风管与所述加热管的一端连通,用于热气流的导出、输送,所述送风管的末端连接有安装到室内、用于热气流输出的送风口;
回风管,所述回风管与所述加热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回风管的末端连接有安装到室内、用于室内低温空气输入的回风口,室内低温空气通过所述回风口由所述回风管导流至所述加热管由所述太阳能板组进行加热;
送风机,所述送风机设置于所述送风管上,用于热气流的加速输出。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PC管太阳能热风循环取暖装置中,所述太阳能热风单元设置有多个,全部的所述太阳能热风单元并联到所述送风管以及所述回风管上。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PC管太阳能热风循环取暖装置中,所述加热管的一端通过三通安装到所述送风管上;所述加热管的另一端通过三通安装到所述回风管上。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PC管太阳能热风循环取暖装置中,所述太阳能板组包括有太阳能板单元,所述太阳能板单元为长条状板式结构,所述太阳能板单元于所述加热管内沿所述加热管的轴向设置,所述太阳能板单元的长度小于所述加热管的长度。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PC管太阳能热风循环取暖装置中,于同一个所述加热管内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太阳能板单元;在全部的所述太阳能板单元中,至少有两个所述太阳能板单元搭接形成朝上的屋脊式结构。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PC管太阳能热风循环取暖装置中,于同一个所述加热管内设置有四个所述太阳能板单元,四个所述太阳能板单元的长边侧依次连接形成矩形管状结构。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PC管太阳能热风循环取暖装置中,于所述送风管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有至少两层。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PC管太阳能热风循环取暖装置中,还包括有安装架,全部的所述太阳能热风单元固定设置到所述安装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黑金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黑金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635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