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真空化成用的定量加酸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63192.7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84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刚;李桂发;高银;陈勤忠;王娟;邱华良;许宝云;刘玉;邓成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636 | 分类号: | H01M50/636;H01M50/673;H01M10/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沈金龙 |
地址: | 313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真空 化成 定量 加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真空化成用的定量加酸壶,在壶体底面的下酸管内设有用于控制下酸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包括横跨、堵塞下酸管的横膜,横膜上开设有当横膜两侧形成压差时触发打开的裂痕,压差的大小大于壶体内加满酸液时对所述横膜产生的压力大小。本实用新型定量加酸壶可以先对定量加酸壶内加好酸液并安装到蓄电池上,此时横膜的裂痕未打开,酸液不会进入蓄电池中,然后将一批多只蓄电池放入真空化成的设备中,当对同一批蓄电池进行真空化成时,由于对设备内抽负压,在一定的负压大小下横膜的裂痕打开,各蓄电池统一加酸,各蓄电池浸酸时间一致,蓄电池化成状态一致,减少各蓄电池之间的差异,利于配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蓄电池真空化成用的定量加酸壶。
背景技术
铅蓄电池的结构包括相互盖合的电池槽和电池盖,电池槽内一般分为多个单格,每个单格内设置一个极群,铅蓄电池在极群入槽、电池盖合盖完成后,需要向电池内灌注电解液,电解液为硫酸溶液,然后再进行化成。
铅蓄电池化成过程中,电池内部发热使温度升高,一般采用水浴降温或者风冷降温,同时,为了控制电池的化成温度,所以需要控制充电电流密度不能长时间太大,导致化成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加酸过程属于流水线,加完酸后必须待整个化成槽满后才进冷却水,导致进满一个化成槽时间长,从而造成电池浸酸时间不一致,这样就会导致每只电池化成状态不一致,电池性能出现差异,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多只电池进行配组的电池,降低了电池的成组寿命。
向铅蓄电池加酸时一般使用加酸壶,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632844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的加酸壶。包括壶体,设于壶体上的加酸嘴,所述壶体上还设有注入装置,所述注入装置与加酸嘴分设于壶体的壶腔的相对上下壁面,所述加酸嘴连接有与相应的蓄电池上盖的加酸耦合装置对应的耦合嘴套,所述壶体的设有加酸嘴的壁面上设有相间隔的多个平衡脚,所述壶体的壶腔其连接有加酸嘴的一端的内壁面呈锥形。
然而,现有技术中通过加酸机将酸液加入到加酸壶中,再由加酸壶通过铅蓄电池顶面的注酸孔加酸。现有技术中通过加酸机来控制加酸,酸液加入到加酸壶中后,酸液逐渐通过加酸壶进入到蓄电池中,加酸壶一般没有办法控制加酸的时机,所以无法做到对同一批次的多只铅蓄电池进行同步的加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蓄电池真空化成用的定量加酸壶。
一种蓄电池真空化成用的定量加酸壶,用于对蓄电池加酸,蓄电池的顶面具有向蓄电池各单格内加酸的加酸孔柱,加酸孔柱的中间具有加酸孔,所述定量加酸壶包括壶体,壶体内部具有用于存放酸液的内腔,壶体的底面具有与定量加酸壶内腔连通的下酸管,所述下酸管内设有用于控制下酸的控制阀,所述下酸管底端设有与蓄电池的加酸孔柱插接配合的插接口,
所述控制阀包括横跨、堵塞下酸管的横膜,横膜上开设有当横膜两侧形成压差时触发打开的裂痕,所述裂痕具有开阀压力,所述开阀压力大于壶体内加满酸液时酸液重力对所述横膜产生的压力大小,所述压差大于裂痕的开阀压力与酸液重力对所述横膜产生的压力大小之和。
所述控制阀还包括平均密度小于添加到定量加酸壶内的酸液密度的浮球,所述横膜的中部向上突起形成容纳所述浮球的容纳槽。
所述浮球卡入所述容纳槽中,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与浮球的接触面之间设有供酸液流过的通道。
所述浮球的下端还通过连接杆连接有一个限位球,浮球、连接杆及限位球的平均密度小于添加到定量加酸壶内的酸液密度;所述下酸管的内侧壁位于浮球与限位球之间的位置还设有用于限制浮球向下掉出或限位球向上浮的限位挡环。
所述下酸管包括与壶体一体成型的安装管,以及顶端与安装管套接的壶嘴,所述横膜安装在所述安装管与壶嘴套接配合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631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层圆桶式弧形气囊
- 下一篇:马达电容引脚弯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