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查对仪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60896.9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76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胥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胥珍 |
主分类号: | G16H20/17 | 分类号: | G16H20/17;A61G12/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瑞创华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0 | 代理人: | 邓瑞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查对 仪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查对仪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医用查对仪器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框架,框架的上下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框架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L形滑槽,第一L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下端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扫码器,框架内设有滑动机构和驱动机构,滑动机构与连接板连接以实现其沿着第一L形滑槽内滑动;本装置可以通过简便的操作,先对病人手腕带上的条码进行扫描,再对输液瓶上的条码进行扫描以完成查对工作,当两次扫码结果不匹配时,会发出报警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更换输液瓶,从而避免了输液瓶被混淆,对病患错误地给药造成医疗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查对仪器。
背景技术
输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能够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持续稳定地将药物送入病患体内。在临床操作中,如果病房内收治的病人较多,医护人员需要一次性携带大量不同的输液瓶进入病房内,此时容易发生错拿、分配错输液瓶的情况,造成医疗事故的发生。为防止这种情况,需要对输液瓶进行分类标记以完成查对工作。
现有的查对手段普遍依靠手动标记的方式,查对效率较低,且正确率不够高,仍有一定概率发生错拿的情况,造成错误用药等严重情况发生,危及病患生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查对仪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普遍依靠手动标记的方式,查对效率较低,且正确率不够高,仍有一定概率发生错拿的情况,造成错误用药等严重情况发生,危及病患生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查对仪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的上下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框架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L形滑槽,所述第一L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扫码器,所述框架内设有滑动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与连接板连接以实现其沿着第一L形滑槽内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转杆、按压杆、齿条、第二齿轮、固定块和弹簧,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于框架的后内壁,所述固定块的上端为开口,所述弹簧固定连接于固定块的下内壁,所述齿条固定连接于弹簧的上端,所述按压杆固定连接于齿条的上端,且按压杆的上端活动贯穿框架的上端并向上延伸,所述第一转杆连接于支撑板的后端,且第一转杆的前端活动贯穿支撑板的前端并向前延伸,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一转杆的圆周表面,且第二齿轮与齿条相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三个第二转杆、四个第一齿轮、齿带和连接杆,三个所述第二转杆均连接于框架的前内壁和支撑板的前端之间,四个所述第一齿轮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转杆和三个第二转杆的圆周表面,所述齿带传动啮合连接于四个第一齿轮的圆周表面,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齿带的前端下部,且连接杆的后端贯穿齿带的后端并向后延伸,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连接杆的圆周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的前端开设有第二L形滑槽,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于第二L形滑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框架的后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齿条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滑动连接于限位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框架的前内壁和支撑板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四个轴承,所述第一转杆和三个第二转杆分别固定连接于多个轴承的圆周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上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框架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胥珍,未经胥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608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花岗岩石材荒料边角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LED四色温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