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走道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56023.0 | 申请日: | 2021-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95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庞程程;陈华;潘钧俊;刘天龙;刘天颖;张亚雯;王强;张雨溪;余少乐;周军红;吴振东;邓文超;谢燕辉;李承龙;肖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7/00 | 分类号: | E04G27/00;E04G2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宋小光 |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走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走道结构,包括:吊设于上层楼板的底部并为下层楼板提供通行用的道路,其特征在于,走道结构包括:吊设于上层楼板底部的吊挂组件,吊挂组件的底部位于下层楼板的上方,吊挂组件沿上层楼板的边沿间隔设置;环形的走道板体,固定连接于吊挂组件的底部,走道板体的上表面形成走道面;连接于下层楼板和走道板体之间的第一连接通道,第一连接通道有多个且沿走道板体间隔设置;连接于上层楼板和走道板体之间的第二连接通道,第二连接通道有多个且沿走道板体间隔设置。本申请无需在下层楼板之上设置大量的支撑柱,不会占用下层楼板的空间,不会影响下层楼板后期的使用,以实现下层楼板上通畅的运输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走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走道结构通常的安装方法为于楼板之上施工支撑柱,再于支撑柱的顶部施工走道混凝土结构,通过支撑柱支撑走道混凝土结构,这种施工方式施工的走道结构由于需要在楼板上设置大量的支撑柱,而大量的支撑柱占用了楼板大量的空间,将影响楼板后期的使用,阻碍楼板上的运输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走道结构,以解决现有走道混凝土结构的支撑柱影响楼板后期的使用,阻碍楼板上运输作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走道结构,吊设于上层楼板的底部并为下层楼板提供通行用的道路,所述走道结构包括:
吊设于所述上层楼板底部的吊挂组件,所述吊挂组件的底部位于所述下层楼板的上方,所述吊挂组件沿所述上层楼板的边沿间隔设置;
环形的走道板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吊挂组件的底部,所述走道板体的上表面形成走道面;
连接于所述下层楼板和所述走道板体之间的第一连接通道,所述第一连接通道有多个且沿所述走道板体间隔设置;以及
连接于所述上层楼板和所述走道板体之间的第二连接通道,所述第二连接通道有多个且沿所述走道板体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吊挂组件将走道板体吊设于上层楼板的底部,无需在下层楼板之上设置大量的支撑柱,不会占用下层楼板的空间,不会影响下层楼板后期的使用,以实现下层楼板上通畅的运输作业。走道板体、第一连接通道以及第二连接通道在上层楼板和下层楼板之间形成可供人员通行用的道路,使人员可在上层楼板、走道板体以及下层楼板间实现自如的通行。
本实用新型走道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走道板体包括沿着所述走道板体的设计路线固定连接于所述吊挂组件底部的两个横向龙骨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吊挂组件底部的纵向龙骨组件、设于所述纵向龙骨组件之上的底板以及混凝土结构;
两个所述横向龙骨组件在水平方向上平行,所述纵向龙骨组件位于两个所述横向龙骨组件之间,所述横向龙骨组件的顶面高于所述纵向龙骨组件的顶面;
所述底板宽度方向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横向龙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和两个所述横向龙骨组件围合形成浇筑空间,所述混凝土结构浇筑形成于所述浇筑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走道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吊挂组件为沿所述上层楼板的边沿间隔设置的两排吊柱;
所述横向龙骨组件包括若干个第一钢梁,所述第一钢梁固定连接于每排所述吊柱中的相邻两个所述吊柱;
所述纵向龙骨组件包括若干个第二钢梁,所述第二钢梁固定连接于两排所述吊柱中相对的两个所述吊柱;
所述第一钢梁的顶面高于所述第二钢梁的顶面。
本实用新型走道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对应所述吊柱埋设于所述上层楼板中的预埋件;
所述吊柱通过所述预埋件固设于所述上层楼板之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560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