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床身类铸件铸造用型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54003.X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56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翔;文贵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门云铸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10 | 分类号: | B22C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31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床身 铸件 铸造 用型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床身类铸件铸造用型芯结构,包括支撑架和模座,模座上部中间位置插接有内腔芯,内腔芯的左右两侧中部均插接有地脚窝型芯,地脚窝型芯的外侧上部卡接有外围芯,模座的左右两侧面均活动设置有固定卡臂,固定卡臂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组件,支撑架的内侧壁上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铰接块,铰接块上铰接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支撑架的内侧壁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上滑动设置有移动块,结构保证了外围芯、地脚窝型芯、外围芯和内腔芯之间紧密贴合效果,避免没有固定机构造成铸件缝隙过大和发生移位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件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床身类铸件铸造用型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在机床与地面接触的底边上,为保证机床稳定,会扩大机床底边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将机床底边向外延伸一部分,底边与机床床体之间会形成凹腔,这个凹腔称为地脚窝。传统的床身类铸件铸造工艺中,床身类铸件外围的地脚窝一般需要格外下地脚窝型芯。如图1和图2所示的铸件在铸造过程中,需要将沙箱倒立放置,在倒立后的沙箱底部放置外围芯的固定件,然后放入外围芯并固定,外围芯下完后再放置内腔芯,最后放入地脚窝型芯,下芯完成后再将沙箱倒过来。如果下完外围芯后,先下地脚窝型芯,再下内腔芯,地脚窝型芯突出的部分会阻碍内腔芯,使内腔芯无法进入预定位置。
传统的装置没有固定机构,容易造成移位情况,现有装置的固定机构,固定效果不佳,导致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床身类铸件铸造用型芯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床身类铸件铸造用型芯结构,包括支撑架和模座,所述模座上部中间位置插接有内腔芯,所述内腔芯的左右两侧中部均插接有地脚窝型芯,所述地脚窝型芯的外侧上部卡接有外围芯,所述模座的左右两侧面均活动设置有固定卡臂,所述固定卡臂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壁上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上铰接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壁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铰接块的一端与滑杆上活动块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铰接块的一端与移动块铰接,所述移动块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侧与固定卡臂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外侧下部固定连接有横杆。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框、横板、插杆、弹簧和限位块,所述固定框的顶部与固定卡臂固定连接,所述插杆滑动贯穿固定框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横板固定安装于固定框内侧下部,所述横板上中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杆滑动连接于插槽内,所述限位块固定安装于插杆中部,所述弹簧套设在插杆的外侧,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块和横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卡臂卡接在外围芯的上部拐角处和模座的外侧下部,且所述固定卡臂为高强度钢件。
优选的,所述模座的底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与插杆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档杆,所述档杆与横杆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气缸设置于支撑架的两侧内壁上,两个所述第二气缸均通过第二活塞杆与模座的底部垂直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门云铸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易门云铸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540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模砂粒回收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分离式罗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