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专用排涝车上的蓄电池监控和快充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52918.7 | 申请日: | 2021-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05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清;陈东;陈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金阳华汛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835 | 分类号: | G01R31/3835;B60R16/033 |
| 代理公司: | 长沙科永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7 | 代理人: | 郭敏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专用 排涝 车上 蓄电池 监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专用排涝车上的蓄电池监控和快充装置,涉及排涝车上的蓄电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排涝车本体、PLC控制端、装设在排涝车本体内部的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电性连接有电量传感器,排涝车本体一侧分别装设有与蓄电池组相配合连接的充电座,所述充电座一侧开设有内腔,内腔相对两侧之间转动配合有转筒,转筒周侧缠绕有与蓄电池组电连接的线缆,且线缆的一端装设有插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亏电报警器,能对蓄电池组的电量进行实时监测并在蓄电池组电量不足时发出警报提醒用户,用户通过转筒周侧的线缆,实现了对蓄电池快速进行充电的效果,另一方面减少了蓄电池组因电量过低影响车辆正常使用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涝车上的蓄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专用排涝车上的蓄电池监控和快充装置。
背景技术
排涝车作为抗洪抢险的主要装备,车体内设置有两组蓄电池,车辆底盘一组,用于车辆启动,车载柴油发电机一组,用于发电机组的启动,车辆、柴油发电机组正常运行时都只会对自身匹配的蓄电池组进行充电,但是由于抗洪抢险车辆属于应急车辆,未及时监测到亏电并采取措施,就会发生需要投入抢险时,存在车辆、发电机组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影响抢险及时性,错过抢险时机。
另外排涝车在仓库长时间停放时,蓄电池组容易流失电量,影响正常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排涝车给蓄电池充电时,一般需要从车辆底盘处引线出来充电,柴油机组的则需要在机组蓄电池安装处引线出来充电,从而造成充电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用排涝车上的蓄电池监控和快充装置,解决现排涝车在仓库长时间停放时,蓄电池组容易自己流失电量,影响正常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排涝车给蓄电池组充电时,都需要到排涝车内部进行充电,充电过程较为费时的技术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专用排涝车上的蓄电池监控和快充装置,包括排涝车本体、PLC控制端、装设在排涝车本体内部的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电性连接有电量传感器,排涝车本体一侧分别装设有与蓄电池组相配合连接的充电座;
所述充电座一侧开设有内腔,内腔相对两侧之间转动配合有转筒,转筒周侧缠绕有与蓄电池组电连接的线缆,且线缆的一端装设有插头;
所述充电座上方还设置有亏电报警器,所述电量传感器与所述亏点报警器均电性连接PLC控制端。
可选的,防护罩的高度大于插头的高度,且防护罩为圆锥台形状的橡胶罩。
可选的,充电座包括与蓄电池组相配合的充电口、两个与蓄电池组相配合的充电指示灯,充电座的一侧铰接有与充电口相配合的橡胶盖,插头周侧和充电口的外部周侧均贴合有夜光显示环。
可选的,亏电报警器包括与蓄电池组相配合的亏电报警灯和亏电扬声器。
可选的,蓄电池组包括两个蓄电池、装设在蓄电池一侧的电压检测器,两电压检测器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与亏电报警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通过设置的亏电报警器,能对蓄电池组的电量进行实时监测并在蓄电池组电量不足时发出警报提醒用户,用户通过转筒周侧的线缆,实现了对蓄电池快速进行充电的效果,另一方面减少了蓄电池组因电量过低影响车辆正常使用的情况。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快充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金阳华汛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长沙金阳华汛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529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