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制滴速和输液报警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50245.1 | 申请日: | 2021-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04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郎祺 |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输液 报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控制滴速和输液报警的装置,包括连接的滴速控制组件和输液报警组件;滴速控制组件可拆卸地设置于输液管上,其内包括:固定板、活动板、电机、第一处理部件和第一电源,活动板与电机连接,用以使活动板向靠近或远离固定板的方向上移动;滴速控制组件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功能按钮和显示部件;电机、第一电源、第一功能按钮和显示部件连接第一处理部件;输液报警组件可拆卸地设置于输液管上,用以在输液管内无药液时进行报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控制滴速和输液报警的装置可智能准确调节控制输液滴速,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且更为准确,并可在药液输完时发出报警,提醒医护人员和患者,使静脉输液更为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报警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控制滴速和输液报警的装置。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药物、电解质等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治疗方法,其可满足注射给药、营养支持等多种功效,应用十分广泛。在临床静脉输液的过程中,在输液患者数量较多情况下,常常会发生患者药瓶内的药液已输完,患者自身并未注意,医护人员由于患者数量的繁多忘记帮患者拔除注射器,导致空气进入患者体内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在静脉注射之前,针对不同病症的患者和不同药品,需要提前设置滴速,例如设置在60~70滴每分钟。现行的方法一般为护士使用秒表数30s,确认滴速是否在合适的区间内,这种方法十分浪费护士的工作时间,且滴速的确认可能会存在误差。
目前部分医院已投入使用输液报警器,在药液完毕时可进行报警,提醒患者和医护人员需更换药液或拔出注射器。但是现有的输液报警器并无能够准确调节滴速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集控制输液滴速和输液完毕报警功能于一身的输液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控制滴速和输液报警的装置,包括连接的滴速控制组件和输液报警组件;滴速控制组件可拆卸地设置于输液管上,其内包括:
固定板,当滴速控制组件固定于输液管上时,固定板位于输液管的一侧;
活动板,当滴速控制组件固定于输液管上时,活动板位于输液管的另一侧;
电机,与活动板连接,用以使活动板向靠近或远离固定板的方向上移动,从而挤压输液管使其变形或不挤压输液管;
第一处理部件,与电机连接,用以发送信号控制电机运转,使活动板移动;和
第一电源,与第一处理部件连接;
滴速控制组件外表面设置有:
第一功能按钮,连接第一处理部件,输入信号;和
显示部件,与第一处理部件连接;
输液报警组件可拆卸地设置于输液管上,用以在输液管内无药液时进行报警。
进一步地,滴速控制组件为可打开的带有一空腔的壳体结构,其还包括:
第一滴速夹板;和
第二滴速夹板,与第一滴速夹板通过一转轴铰接;第一滴速夹板和第二滴速夹板合拢时形成该壳体结构,且该空腔的上下端设置有与输液管匹配的凹槽;
固定板固定于第一滴速夹板上;活动板、电机、第一处理部件设置于第二滴速夹板上。
进一步地,输液报警组件包括:
第一报警夹板;和
第二报警夹板,与第一报警夹板通过转轴铰接,可旋转打开或关闭;
转轴与输液管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502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除尘器的安装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除尘器阳极排安装用调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