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入耳式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49952.9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13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声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3/04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葛胜非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丰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入耳 耳机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半入耳式耳机,其包括耳机壳体、设置在耳机壳体上的至少一个通话麦克风以及耳套。本申请的半入耳式耳机可借助耳套固定于耳道口而不侵入用户耳道,由此避免耳机晃动移位,同时为用户提供舒适、轻松、通透的佩戴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入耳式耳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蓝牙耳机,特别是带有主动降噪功能的耳机市场持续发展。包耳式、入耳式耳机目前均有性能极佳的多款产品。入耳式耳机中较为特殊的半入耳式耳机,因其佩戴舒适、清洁、无异物感(不压迫耳道)、无听诊器效应等优势颇受一定用户的喜爱。
然而,现有半入耳式耳机存在以下缺陷:
由于半入耳式耳机自身结构与人耳道之间的封闭性差,导致声学泄露,现有半入耳式耳机几乎无法实施被动降噪;且半入耳式耳机与入耳式相比,佩戴稳定性较差,极易脱落导致耳机损坏甚至遗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入耳式耳机,通过不会压迫耳道的耳套于耳道口提供摩擦而防止耳机在佩戴过程中移动,使其兼具半入耳式的佩戴舒适性及入耳式的佩戴稳定性,并改善半入耳式耳机的被动降噪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半入耳式耳机,其包括:耳机壳体,其内部设置有扬声器,所述耳机壳体在所述扬声器的出声方向上设置有出声孔;至少一个通话麦克风,其设置于所述耳机壳体上,面向环境进行拾音;以及,耳套,其凸出于所述耳机壳体,设置在所述出声孔的外侧,且沿所述出声孔向用户耳道方向延伸;佩戴状态下,所述耳套固定于耳道口且不侵入用户耳道。
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半入耳式耳机,其还包括:误差麦克风,其设置在所述耳机壳体内部接近于所述出声孔的一端,用于采集耳内噪声声波;主动降噪模块,其输入端连接所述误差麦克风、输出端连接所述扬声器。
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半入耳式耳机,其中,所述主动降噪模块包括:顺序连接的模数转换电路,主动降噪单元,和数模转换电路;所述模数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误差麦克风电连接以获得所述误差麦克风采集的噪声信号;所述数模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扬声器电连接,以根据匹配于所述噪声信号的降噪信号驱动所述扬声器输出降噪声波。
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半入耳式耳机,其中,所述主动降噪单元包括:噪声采集子单元、耳机声场重构子单元和滤波器库子单元。
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半入耳式耳机,其中,所述噪声采集子单元连接所述误差麦克风及所述至少一个通话麦克风,并将各麦克风的采集信号传输至所述耳机声场重构子单元。
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半入耳式耳机,其中,所述耳机声场重构子单元接收各麦克风的采集信号以获得耳机声场分布模态的展开系数,并将所述展开系数输出至所述滤波器库子单元。
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半入耳式耳机,其中,所述滤波器库子单元存储与所述半入耳式耳机在用户外耳廓中的不同位置/姿态对应的滤波参数,并按照接收的展开系数切换滤波参数以对所述误差麦克风采集的噪声信号进行降噪滤波。
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半入耳式耳机,其中,所述耳套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半入耳式耳机,其中,所述耳套为硅胶材质且外表面设置为磨砂面。
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半入耳式耳机,其中,所述耳套的外表面沿所述扬声器的出声方向向所述出声孔的中心平滑收缩,所述耳套的最小外径大于所述出声孔的外径且所述耳套的最大外径小于等于用户耳道的内径。
本申请和现有方案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半入耳式耳机可借助耳套固定于耳道口而不侵入用户耳道,由此避免耳机晃动移位,同时为用户提供舒适、轻松、通透的佩戴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声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声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499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型供电柜
- 下一篇:一种摄像头手动变焦隐私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