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生产用内壁打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49424.3 | 申请日: | 2021-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85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世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双盈盛制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5/40 | 分类号: | B24B5/40;B24B41/06;B24B47/12;B24B41/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邓琳 |
| 地址: | 30038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生产 内壁 打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管生产用内壁打磨装置,包括固定架、底板和支撑座,支撑座转动配合有转轴,转轴的一端有第一带轮,转轴的另一端有打磨头,底板上设有通过皮带驱动第一带轮的电机,底板上有减速机,第三带轮通过皮带与减速机上的输入轴转动配合,滑动架的底部转动有丝杆,丝杆上的一端与减速机的输出轴相接,且丝杆上转动有螺母座,螺母座上有连接杆,连接杆的顶部连接有可移动的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三带轮、减速机、丝杆、螺母座、连接杆以及可移动的夹持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打磨装置一般需要两台电机进行工作,电能损耗高,在长久使用下会给工厂带来经济损失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管生产用内壁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不仅用于输送流体和粉状固体、交换热能、制造机械零件和容器,它还是一种经济钢材。
现有的打磨装置一般需要两台电机进行驱动,一台驱动打磨头,另一台驱动夹持钢管的移动机构,其缺点是多出来一台电机就多出来一些电能损耗,长积月累之下该问题会给钢管加工厂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并且现有的打磨装置夹持钢管的轴心不便调节,一般都为固定式,因此,一台打磨装置只能打磨一种孔径尺寸的钢管,无法打磨不同孔径尺寸的钢管,存在一定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生产用内壁打磨装置,具备节能,且可根据不同管径的钢管调整轴心的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管生产用内壁打磨装置,包括滑动架,以及设于滑动架左侧的固定架,固定架的底部设有底板,且固定架的顶部设有顶板,顶板上设有支撑座,支撑座转动配合有转轴,转轴上的一端延伸至支撑座的外侧并固接有第一带轮,转轴上的另一端延伸至滑动架的上方并固接有打磨头,底板上固设有通过皮带驱动第一带轮转动的电机,且底板上远离电机的一端设有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入轴上套设有第二带轮,转轴的外侧且位于第一带轮与打磨头之间固定套设有第三带轮,转轴上的第三带轮通过皮带与减速机上的第二带轮转动配合,滑动架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丝杆,且丝杆的两端套设有与滑动架相固接的轴承座,丝杆上的一端延伸至轴承座的外侧并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且丝杆上配合有螺母座,螺母座上固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远离螺母座的一端延伸至滑动座的顶部并连接有可移动的夹持机构。
可选的,夹持机构包括固设于滑动架顶部两侧的两个滑轨,且两个滑轨滑动配合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之间固设有滑动座,滑动座上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部活动嵌设有可升降调节的下夹头,下夹头的底部开设有容纳连接杆的调节槽,下夹头的顶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设有活动贯穿下夹头并与连接杆相螺接的调节栓,调节栓的外侧且位于调节槽内部的一端固设有顶片,顶片的顶面与下夹头的底面相抵接。
可选的,两个滑块上分别呈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板,且支板的顶面固设有液压气缸,液压气缸的活塞杆活动贯穿支板并固定连接有上夹头。
可选的,上夹头的两侧分别呈对称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活动嵌设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的顶端延伸至上夹头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限位环,且第二固定杆的底端与滑动座相固接。
可选的,固定架与滑动架的底端固设有多个用于支撑的底脚,多个底脚沿固定架与滑动架的底端呈矩形阵列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管生产用内壁打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轴、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第三带轮、减速机、丝杆、螺母座、连接杆以及可移动的夹持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打磨装置一般需要两台电机进行工作,电能损耗高,在长积月累的使用下会给钢管加工厂带来经济损失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双盈盛制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双盈盛制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494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池包模块
- 下一篇:一种防磨损效果好的RFID电子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