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倒虹管防淤积提升装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49092.9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4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吴玉明;夏青;冯学俊;左远洋;王艳梅;王燕;孙龙海;高姣;朱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2 | 分类号: | B01D36/02;B02C1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倒虹管防 淤积 提升 装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倒虹管防淤积提升装备,包括进水井、过滤装置、提升泵、粉碎装置、滤渣收集装置和液位传感器,过滤装置和提升泵均固设于进水井的底部,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和滤网,过滤箱内开设有第一过滤腔,粉碎装置固设于第一过滤腔的顶部,第一过滤腔的侧壁开设有滑槽,滤网滑动的设置于滑槽内,且滤网和滑槽之间抵接有第一压缩弹簧,过滤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过滤箱通过第一管道与提升泵连接,滤渣收集装置设置于过滤箱的一侧,液位传感器固定于排水井内壁,液位传感器与提升泵电性连接。利用过滤装置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防止杂质在倒虹管内淤积,同时利用粉碎装置将污水中的大块杂质粉碎,防止杂质堵塞滤网,提高了过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倒虹管防淤积提升装备。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污水管道的管理、养护、维修及疏通工作也随之加重。现有倒虹管由于内部污水流量大,容易出现倒虹管淤积、堵塞的状况,严重影响倒虹管的污水过流能力,甚至导致污水漫溢,造成环境污染,进而影响城市的交通。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了一种倒虹管防淤积提升装备,利用过滤装置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防止杂质在倒虹管内淤积,同时利用粉碎装置将污水中的大块杂质粉碎,防止杂质堵塞滤网,提高了过滤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倒虹管防淤积提升装备,包括进水井、过滤装置、提升泵、粉碎装置、滤渣收集装置和液位传感器,过滤装置和提升泵均固设于进水井的底部,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和滤网,过滤箱内开设有第一过滤腔,粉碎装置固设于第一过滤腔的顶部,第一过滤腔的侧壁开设有滑槽,滤网滑动的设置于滑槽内,且滤网和滑槽之间抵接有第一压缩弹簧,过滤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过滤箱通过第一管道与提升泵连接,滤渣收集装置设置于过滤箱的一侧,液位传感器固定排水井内壁,液位传感器与提升泵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粉碎装置包括第一电机、转杆和刀片,第一电机固设于所述过滤箱顶部,且第一电机输出轴贯穿过滤箱并延伸至所述第一过滤腔内,第一电机输出轴上固设有两个以上的转杆,转杆的外周均匀固接有两个以上的刀片。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滤渣收集装置包括壳体、控制箱、传送带、滤板、第二电机、扇形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连杆、推板、第二压缩弹簧和凸轮,控制箱设置于壳体的一侧,壳体内开设有第二过滤腔,第二过滤腔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过滤腔连通,第一转动齿轮、第二转动齿轮和第三转动齿轮均转动设置于第二过滤腔内,第一转动齿轮、第二转动齿轮和第三转动齿轮之间传动配合连接有传送带,传送带上固设有两个以上的滤板,控制箱内开设有驱动腔,驱动腔通过第三通孔与第二过滤腔连通,第二过滤腔和驱动腔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一端与第一转动齿轮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伸入驱动腔内与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控制箱内开设有传动腔且传动腔位于驱动腔上方,驱动腔与传动腔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一端伸入驱动腔与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且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伸入传动腔与第四转动齿轮固定连接,第二电机嵌于传动腔的顶壁,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传动腔并延伸至驱动腔内,扇形齿轮固设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且扇形齿轮与第四转动齿轮啮合,第三锥齿轮与第二电机输出轴的自由端固定连接,驱动腔的底部转动设置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上设置有与第三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第三转轴远离第四锥齿轮处设置有凸轮,驱动腔的底部还固设有支撑板,连杆的一端与橡胶块固定连接,连杆的另一端穿过支撑板并延伸至驱动腔内与推板固定连接,推板与支撑板之间抵接有第二压缩弹簧且第二压缩弹簧套设于连杆上,凸轮与推板抵接,壳体的另一侧还开设有浮渣出口,。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浮渣管的一端与所述浮渣出口固定连接,浮渣管的另一端与储渣罐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滤板在所述传送带上均匀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苏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490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透水路面结构
- 下一篇:一种排水节点井集成监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