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微生物菌肥发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48785.6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40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宋元达;杨武;杨俊换;时文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F17/964 | 分类号: | C05F17/964;C05F17/971;C05F17/979;C12M1/107 |
代理公司: | 山东三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8 | 代理人: | 肖太升;高洋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微生物 菌肥 发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微生物菌肥发酵装置,其包括进料装置、仿生发酵机构、沼气收集装置,所述仿生发酵管路包括发酵罐和设置在发酵罐内的生物肠道样的发酵管道;所述发酵管道包括进料连接管、发酵管主体和出料管,所述发酵管主体为多个盘管层纵向叠置结构,每个的盘管层均由管路于层所在水平面内、向内盘绕或向外盘绕延伸形成,向内盘绕延伸的盘管层与向外盘绕延伸的盘管层间隔布设,各盘管层之间自中央端或外沿端首尾相连,最上方盘管层上设有若干取气口;本新型微生物菌肥发酵装置通过立体式的多层盘管纵向叠设计使物料一次进料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发酵,进而提升沼气酵出效率和物料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微生物菌肥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菌肥或沼气发酵,是一种厌氧发酵技术,是处理有机废弃物的重要途径,主要是通过沼气池和发酵罐进行反应。它是利用微生物可以降解有机物生产气体或液体,从而把固体有机废弃物变为可再次利用的微生物菌肥和沼气。但是目前现有的沼气发酵一般是将有机废弃物物和水直接投入发酵罐中密闭发酵,发酵过程中,沼液由上之下会形成浮渣层、上清液层、活性层和沉渣层,而浮渣层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发酵效率。同时,对发酵罐的密闭性要求比较高,而且沼气发酵无论是池还是罐,直径都比较大,难以控制物料的进出先后顺序,这样在排出发酵产物的时候难免会有发酵不完全的物料,影响了整体的发酵效率,还容易板结堵塞,而使用电动搅拌则增加了发酵成本。专利CN203360437U公开了一种肠道式沼气发生系统,其仿生动物肠道设计了一往复折返的管路,用以消除上述沼气发生装置所存在的问题,然而该技术方案管路设计不合理,单排往复折返式的管路构造要想达到理想发酵效果,需要埋入的深度过大,且物料一次进料出料过程发酵不完全,沼气的产出率也时分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仿生物肠道类沼气发生装置由于发酵通道短设计不合理所导致的发酵效率低、物料利用不充分等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微生物菌肥发酵装置,其通过立体式的多层盘管纵向叠设计,在有限的筒状发酵罐空间内大大延长了发酵通道的长度,进而使物料一次进料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发酵,提升沼气酵出效率和物料利用率。
本新型微生物菌肥发酵装置包括进料装置、仿生发酵机构、沼气收集装置,其中,所述仿生发酵管路包括发酵罐和设置在发酵罐内的生物肠道样的发酵管道;所述发酵管道依次包括进料连接管、发酵管主体和出料管,所述发酵管主体为多个盘管层纵向叠置结构,每个的盘管层均由管路于层所在水平面内、向内盘绕或向外盘绕延伸形成,向内盘绕延伸的盘管层与向外盘绕延伸的盘管层间隔布设,各盘管层之间自中央端或外沿端首尾相连,最上方盘管层上设有若干取气口;所述进料连接管和发酵管主体分别固定在所述发酵罐上、下部,所述进料连接管上形成有进料弯道,该进料弯道的弯曲最低点低于发酵管主体的最上方盘绕层;所述进料装置与所述进料连接管相连接,所述沼气收集装置与所述取气口相连接。多层盘管纵向叠设,在有限的筒状发酵罐空间内大大延长了发酵通道的长度,进而使物料一次进料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发酵,提升沼气产出效率和物料利用率。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管主体于盘管层的层间首尾连接管路上设有疏通孔或者疏通器。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弯道的弯曲最低点低于发酵管主体的最上方盘绕层至少0.2m。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连接管、发酵管主体和出料管均采用直径大于0.3m的PE管。
为实现沼气收集,所述沼气收集装置包括贮气罐、沼气总管和沼气收集管,所述沼气收集管一端与所述取气口一一对应装接取气,沼气收集管另一端接入沼气总管,所述沼气总管固定在所述发酵罐顶部,沼气总管上端接入贮气罐,沼气总管上设有止通电磁阀。
为集中监控发酵环境温度和储气罐气体压力信息采集以及气体收集通路控制,所述贮气罐上设有控制器,贮气罐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发酵罐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止通电磁阀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487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N-乙酰神经氨酸用水解罐内导流结构
- 下一篇:一种半导体芯片存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