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一体式前端框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48381.7 | 申请日: | 2021-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22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宋仁军;胡辉;李金山;潘兴旺;苟军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0R19/24;B60Q1/04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永生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体式 前端 框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一体式前端框架,包括前端模块框架上横梁和前端模块框架下横梁以及设在前端模块框架上横梁和前端模块框架下横梁端部之间的左、右立柱,所述前端模块框架上横梁和前端模块框架下横梁以及立柱为一体框形结构,一体框形结构上设有一组前端框架安装孔,前端框架安装孔为拉铆螺母,一体框形结构上对应车身上前纵梁端板设有安装面,安装面为设有加强筋加强安装面。一体式前端模相比传统前端框架结构功能高度集成、简化了工艺流程、简化了分装和总装时间,提升了生产效率;并可满足目前汽车车身轻量化需求,保证零部件质量稳定性及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前端模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一体式前端框架。
背景技术
传统意义上的汽车前端框架通常由十一个主要零件及若干支架组成。前端框架在焊装车间装配焊接完成后,过涂装,输送至总装车间。总装车间拆除前端框架上横梁,装配发舱部件,再安装前端框架上横梁,总装配线较长,同时各部件的装配点随车身焊接装配尺寸波动,需要用工装来保证,总装配线长,装配效率低,品质难保证。
前端框架是联系前端模块众多零部件产品的重要部分,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框架的强度、尺寸稳定性、装配性。其中强度受材质、结构影响大。设计过程中对结构强度和刚度运用有限元拓扑优化分析,从而达到材质、厚度、结构、位置的最佳设计;现有多为分体结构,各个部分装配操作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一体式前端框架,其可有效提高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汽车一体式前端框架,包括前端模块框架上横梁和前端模块框架下横梁以及设在前端模块框架上横梁和前端模块框架下横梁端部之间的左、右立柱,所述前端模块框架上横梁和前端模块框架下横梁以及立柱为一体框形结构,一体框形结构上设有一组前端框架安装孔,前端框架安装孔为拉铆螺母,一体框形结构上对应车身上前纵梁端板设有安装面,安装面为设有加强筋加强安装面。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上设有与前纵梁端板对接的定位槽,安装面位于定位槽内。
所述加强筋加强安装面为菱形结构加强安装面。
所述安装面上设有安装过孔,安装过孔为辐射形结构加强安装过孔。
所述立柱上设有前防撞梁定位卡扣。
所述一体框形结构上部拐角处设有前大灯X向安装点和前大灯Z向安装点。
所述前端模块框架下横梁上设有横向布置的一组伸出部,伸出部上设有前保安装点。
所述立柱上的安装面位于立柱中部位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汽车一体式前端框架结构设计合理,一体式前端模相比传统前端框架结构功能高度集成、简化了工艺流程、简化了分装和总装时间,提升了生产效率;并可满足目前汽车车身轻量化需求,保证零部件质量稳定性及一致性。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端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拉铆螺母安装点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车身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框架上定位卡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前大灯安装点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前保安装点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前格栅安装支架安装点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483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