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电自动化终端控制线缆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43714.7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69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孙稳航;孙腾飞;马小强;杨鹏;王昭;孙腾霄;郭康;文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亿信机电工程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2 | 分类号: | G01R1/02;G01R1/04;G01R3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孙瑞峰 |
地址: | 7101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 自动化 终端 控制 线缆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配电自动化终端控制线缆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部壳体,所述底部壳体的内底部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底部壳体的内部且位于减震弹簧的上方设置有检测箱体;所述检测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供电结构、整流器、感应器,所述整流器与市电连接,且整流器电流输出端与供电结构连接,所述检测箱体的侧面设置有转接口,所述检测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框型座,所述框型座的内部设置有中心圈,所述检测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感应接触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框型座和中心圈结构,中心圈的内侧设置有感应供电器,将线束置于框型座内侧时,线束带有微量的电流,适合在没有专用接头的线束中检测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检测领域,尤其涉及配电自动化终端控制线缆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配电箱的内部设置有多种线束,为了更加方便的连接,人们把多个线束设置在一个外包层中,这样一旦内部一根线束发生故障,很难进行排查,而且线束之间的对应关系也不好进行对应,于是应生出线缆检测装置,在不破坏线束的情况下进行逐个的线束对应,以方便进行确定线束。
申请人在申请本发明时,经过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控制线缆检测装置”,其申请号为“201620994292.X”,该专利主要通过接头和触头进行检测线束的对应与通电情况,然后利用显示器显示出来,但是线束的接头种类多样,而且部分线束没有接头,这样就很难进行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配电自动化终端控制线缆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配电自动化终端控制线缆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部壳体,所述底部壳体的内底部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底部壳体的内部且位于减震弹簧的上方设置有检测箱体;
所述检测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供电结构、整流器、感应器,所述整流器与市电连接,且整流器电流输出端与供电结构连接,所述检测箱体的侧面设置有转接口,所述检测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框型座,所述框型座的内部设置有中心圈,所述检测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感应接触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板的底部且位于底部壳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垫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检测箱体的一侧面设置有开口,且开口处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检测箱体远离开口的一侧面开设有通风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检测箱体的顶部且位于感应接触条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的顶部合页连接有活动上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供电结构包括电池、第一供电器、第二供电器,且第一供电器与第二供电器均与电池通过导线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供电器设置有感应线圈,且感应线圈设置在中心圈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供电器与转接口电性连接,且转接口设置有多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感应器与感应接触条电性连接,且感应器还连接有显示器,显示器设置在检测箱体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亿信机电工程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亿信机电工程成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437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