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强型光纤分布式传感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42516.9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82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兵;陈强;王立;陈立万;曾东;闫东方;杨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学院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4041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光纤 分布式 传感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强型光纤分布式传感设备,包括安装盒和安装在安装盒内部的分布式传感设器本体组成;所述分布式传感设器本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盒的内侧壁且靠近其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和安装环平行,且通过安装螺栓固定;所述安装盒的内部设有冷却机构,用以对分布式传感设器本体进行冷却。该增强型光纤分布式传感设备,分布式传感设器本体与安装盒体安装后两者之间可形成一封闭空间,在该封闭空间内填充冷却液,用以吸收分布式传感设器本体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同时配合着散热孔的正常散热,使分布式传感设器本体的散热降温效果更好,同时配合着防尘板和防尘网,可有效的避免灰尘的进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分布式传感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来自光源的光信号经过光纤送入调制器,使待测参数与进入调制区的光相互作用后,导致光的光学性质(如光的强度、波长、频率、相位和偏振态等)发生变化,成为被调制的信号源,在经过光纤送入光探测器,经解调后,获得被测参数。
现有的光纤传感器普遍都是安装在安装盒内,安装盒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但是安装盒与光纤传感器之间的空间较小,存在着安装盒的散热不好,也有一些在安装盒上开孔进行散热,但散热效果并不理想,故提出一种增强型光纤分布式传感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增强型光纤分布式传感设备,解决了现有的光纤传感器普遍都是安装在安装盒内,安装盒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但是安装盒与光纤传感器之间的空间较小,存在着安装盒的散热不好,也有一些在安装盒上开孔进行散热,但散热效果并不理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增强型光纤分布式传感设备,包括安装盒和安装在安装盒内部的分布式传感设器本体组成,所述安装盒的一侧为开口状,所述分布式传感设器本体的一端从开口侧插入安装盒内,其另一端置于安装盒的外部;所述分布式传感设器本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盒的内侧壁且靠近其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和安装环平行,且通过安装螺栓固定;所述安装盒的内部设有冷却机构,用以对分布式传感设器本体进行冷却;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左侧立板、右侧立板和冷却液进出管,所述左侧立板和右侧立板互相平行,且均固定在安装盒的内侧壁上,所述安装盒的内部且位于左侧立板和右侧立板之间填充有冷却液,所述冷却液进出管与安装盒连通,且连通处位于左侧立板和右侧立板之间,所述左侧立板和右侧立板上分别开设有供分布式传感设器本体安装时贯穿的左侧让位孔和右侧让位孔,所述冷却液进出管上螺纹连接有锁紧盖;所述安装盒与分布式传感设器本体之间还设有密封机构,避免冷却液从左侧让位孔和右侧让位孔流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密封机构包括位于左侧立板面向安装螺栓一侧的左侧挡环、左侧密封环、位于右侧立板面向安装螺栓一侧的右侧挡环、右侧密封环和金属环,所述金属环固定在右侧立板面向安装盒开口的一侧面上,所述左侧挡环和右侧挡环均固定在分布式传感设器本体的外侧壁上,且右侧挡环位于金属环内,所述左侧密封环固定在左侧挡环上,且还位于左侧让位孔内,所述左侧密封环的外周壁为斜面,且与左侧让位孔紧密接触,所述右侧密封环固定连接在金属环的内周壁上,所述右侧密封环的内周壁为斜面,且与右侧挡环紧密接触。
进一步,所述左侧让位孔可供右侧挡环穿过,同时所述右侧让位孔可供分布式传感设器本体穿过,并且,所述左侧挡环可从固定环内穿过。
进一步,所述安装盒的内部设有位于分布式传感设器本体右侧的紧固机构。
进一步,所述紧固机构包括伸缩杆、复位弹簧和挤压环,所述伸缩杆的数量为多个,且一端均固定在安装盒与开口相背的一侧内壁上,其另一端与挤压环固定,所述复位弹簧的数量与伸缩杆的数量相同,且套装在伸缩杆上。
进一步,所述安装盒远离其开口的一侧设有散热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学院,未经重庆三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425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测试用转向机器人
- 下一篇:摄像机筒前盖沉头孔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