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倒勾脱模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40341.8 | 申请日: | 2021-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26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百通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44 | 分类号: | B29C45/44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19 | 代理人: | 莫杰华 |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二次 顶出倒勾 脱模 机构 | ||
1.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倒勾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套(1)、活动套(2)、固定螺母(3)、活动杆(4)、限位螺母(5)和活动件(6),所述活动套(2)可轴向移动地套设在所述活动杆(4)上,所述固定套(1)可轴向移动地套设在所述活动套(2)上,所述固定套(1)固定装配在下固定板(9)的安装孔中,所述固定螺母(3)装配在所述固定套(1)上以固定所述固定套(1)在所述下固定板(9)中的装配位置,所述活动套(2)的顶部固定装配在下顶针板(8)的安装孔中,所述活动杆(4)的顶部固定装配在上顶针板(7)的安装孔中,所述活动套(2)的底部装配有限位螺母(5),所述活动套(2)设有贯穿内外的通孔(21),所述通孔(21)内安装有所述活动件(6),所述活动杆(4)的外壁设有内退槽(41),所述固定套(1)的内壁设有外退槽(11),所述活动件(6)沿所述通孔(21)轴向的长度大于通孔(21)的轴长;当所述活动件(6)位于由所述内退槽(41)与通孔(21)组成的第一腔体中,此时所述活动套(2)与活动杆(4)为同步可移动状态;当所述活动件(6)退出所述内退槽(41)转移至由所述通孔(21)与外退槽(11)组成的第二腔体中,此时活动套(2)为不可移动状态,所述活动杆(4)为可移动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倒勾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2)的底部外周环设有一定宽度的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作为第一校准位(23),所述活动杆(4)的底部外壁上设有第二校准位(43),所述固定套(1)的外壁外周环设有作为第三校准位(13)的第二凹槽;在开模第一次顶出状态时,所述活动套(2)的第一校准位(23)完全移至所述固定套(1)内,在开模第二次顶出状态时,所述活动杆(4)的第二校准位(43)移至所述活动杆(4)内,所述固定套(1)在所述下固定板(9)中装配到位后所述第三校准位(13)处于预设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倒勾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退槽(41)沿所述活动杆(4)的外壁环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倒勾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6)的内侧面与底面的衔接处为第一外倒角(61),所述活动件(6)的外侧面与底面的衔接处为第二外倒角(62),所述内退槽(41)的下内壁为与所述第一外倒角(61)对应的第一内斜面(42),所述外退槽(11)的下内壁为与所述第二外倒角(62)对应的第二内斜面(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倒勾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4)的顶部设置有固定螺牙孔,所述活动杆(4)的顶部插入所述上顶针板(7)的安装孔内并通过所述固定螺牙孔与所述上顶针板(7)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倒勾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2)的顶部设有外螺牙,并通过该外螺牙与所述下顶针板(8)的安装孔螺纹连接固定,所述活动套(2)的顶部外壁环设有凸沿(22),该凸沿(22)用于限位所述活动套(2)的顶部在所述下顶针板(8)的安装孔的安装深度;所述下顶针板(8)和下固定板(9)闭合时,所述凸沿(22)嵌入所述下固定板(9)的安装孔内与位于所述下固定板(9)的安装孔的所述固定套(1)的顶部端面相顶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百通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百通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4034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升主动脉覆膜支架输送系统用裸冠支架释放组件
- 下一篇:一种胃肠减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