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闭式核酸检测用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38979.8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35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洪俊安;周诗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达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26;C12M1/24;C12M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闭式 核酸 检测 用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酸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密闭式核酸检测用具,包括桥接体、采样管和反应管,桥接体上设有与其成一定角度的第一穿刺针和第二穿刺针,第一穿刺针和第二穿刺针位于桥接体的同一侧且分别位于桥接体的两端,桥接体上设有连通第一穿刺针和第二穿刺针的流道,桥接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第一穿刺针从第一安装座穿出,采样管与第一安装座插接连接,反应管从第二安装座穿出,反应管与第二安装座插接连接,可实现全密闭式连接,防止样本泄漏,避免感染,以及可防止样本被污染,且可实现样本的定量转移以及样本的留存,安全性高,适于大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酸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密闭式核酸检测用具。
背景技术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可看作是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PCR的最大特点是能将微量的DNA大幅增加。在目前的传染性疾病领域,PCR是常用的检测手段。在实际的操作中,首先要进行采样,通常在采样管里预先注入样本保存液或核酸释放剂,然后将采集的样本放入采样管中,将采样管密封,然后运送到检测的场所进行检测。在检测时,需要重新打开采样管管盖进行取样,将定量的样本溶液滴入存有核酸扩增反应试剂的反应管中。由于采样管的管盖打开,与外界环境接触,存在检测人员被感染或样本被污染的风险。并且通常要在具备相应防护等级的场所进行检测,不利于影响范围广的传染性疾病的快速诊断和筛查。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102534011A(公开日为2012年07月04日)公开了一种全密闭式靶核酸扩增产物快速荧光检测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是扩增反应结束后,把反应管在不开盖的情况下放入在密闭性的装置内,在该密闭性装置内反应管被破壁,使反应管内扩增产物与密闭装置内预置的检测液反应,然后进行荧光检测,判读结果。所述装置包括PCR管、离心管和一顶针塞,所述PCR管能置于离心管中,所述顶针塞具有能刺破PCR管的穿刺针,离心管具有可密闭的管盖。该专利是通过将PCR管放入离心管中,通过盖合离心管的管盖时,管盖对PCR管有压力,离心管内的顶针塞就会刺破PCR管,使PCR管中的溶液落入离心管中,实现了溶液在密封环境中转移。但是,该专利是实现扩增后的核酸溶液的转移,未公开采样后放入采样管中的样本溶液如何转移到PCR管中,并且现有的PCR管中已采用了荧光PCR溶液,无需转移到离心管。若通过该专利的结构转移采样管中的样本溶液到PCR反应管中,可实现密闭环境下转移,避免感染,但是该专利的结构会使采样管中的溶液全部进入到PCR反应管中,导致样本过量,影响核酸检测结果,并且样本溶液无法留存,不能进行重复检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定量转移样本且可留存样本的密闭式核酸检测用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闭式核酸检测用具,包括桥接体、采样管和反应管,所述桥接体上设有与其成一定角度的第一穿刺针和第二穿刺针,所述第一穿刺针和所述第二穿刺针位于所述桥接体的同一侧且分别位于所述桥接体的两端,所述桥接体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穿刺针和所述第二穿刺针的流道,所述桥接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穿刺针从所述第一安装座穿出,所述采样管与所述第一安装座插接连接,所述第二穿刺针从所述第二安装座穿出,所述反应管与所述第二安装座插接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穿刺针和所述第二穿刺针与所述桥接体垂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穿刺针与所述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穿刺针和所述流道的连通处与所述流道的另一端具有一定距离,使所述第一穿刺针和所述流道的连通处于所述流道的另一端之间形成定量腔室。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穿刺针设有主管道和连接管道,所述主管道通过所述连通管道与所述流道连通,所述连通管道的直径小于所述主管道的直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流道的底面设有漏液槽,所述漏液槽位于所述第二穿刺针与所述桥接体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二穿刺针与所述漏液槽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达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达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389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禽养殖自动控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办公椅